世界百余名医药企业对中国医药创新论坛开展讨论 |
![]() |
导读:近日,从成都高新区获悉,由国际范围内生物医药领域多名创新实业家共同发起的“中国医药创新论坛·2014成都金秋论剑”将于2014年11月7日至9日在成都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届时,百余名来自国际、国内知名医药企业的领军人物将齐聚成都,以“FDA新规对中国创新药后期临床研究的启发、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开展讨论。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医药创新俱乐部主办,成都微芯药业有限公司、新川创新科技园、成都天府生命科技园承办。在11月8日于成都举办的“中国医药创新论坛”上,百余名来自国内外领先医药企业的决策者将围绕“FDA新规对中国创新药后期临床研究的启发、机遇与挑战”的主题开展热烈讨论。
此外,与会嘉宾还将围绕“本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的重大关注点”“从肿瘤的免疫治疗看生物药的中国机遇”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经验分享。“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在人才、技术、资源、实业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中国医药创新论坛”发起人之一、微芯生物总裁鲁先平认为,成都的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良好基础和综合优势,对医药创新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推出“成都造”创新药物的内外条件俱已具备。
“此次"中国医药创新论坛"专门选择在成都举行,本身就说明成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以及新药创新步伐已经进入全球医药行业的战略发展视野。”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以来,成都市坚持围绕成都高新区重点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环境、人才等优势,持之以恒地走创新发展的路径,时至今日在某些细分领域已经融入全球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最前沿发展轨迹,具备与国际顶级技术对话的能力。”
据介绍,生物医药产业是成都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继今年8月引进全球最大的医疗集团美敦力投资7000万美元国际首创的便携式血液透析机生产基地项目,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继续以资源集中、政策集成、体制机制保障等措施持续发力,一批创新型企业、高端型项目、领军型人才团队正在陆续落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增加值增幅达23.7%。截至今年9月,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拥有规上工业企业38家,实现规上工业产值70.5亿元,同比增长24%;规上工业增加值29.7亿元,同比增长26%。今年9月20日,成都高新区颁布了《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生物产业是其战略主攻方向之一。目前,成都高新区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生物医药企业在中国西部落户的首选地。
“中国医药创新论坛”发起人之一、微芯生物总裁鲁先平认为,成都的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良好基础和综合优势,对医药创新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推出“成都造”创新药物的内外条件俱已具备。医药网新闻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医药创新俱乐部主办,成都微芯药业有限公司、新川创新科技园、成都天府生命科技园承办。在11月8日于成都举办的“中国医药创新论坛”上,百余名来自国内外领先医药企业的决策者将围绕“FDA新规对中国创新药后期临床研究的启发、机遇与挑战”的主题开展热烈讨论。
此外,与会嘉宾还将围绕“本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的重大关注点”“从肿瘤的免疫治疗看生物药的中国机遇”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经验分享。“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在人才、技术、资源、实业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中国医药创新论坛”发起人之一、微芯生物总裁鲁先平认为,成都的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良好基础和综合优势,对医药创新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推出“成都造”创新药物的内外条件俱已具备。
“此次"中国医药创新论坛"专门选择在成都举行,本身就说明成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以及新药创新步伐已经进入全球医药行业的战略发展视野。”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以来,成都市坚持围绕成都高新区重点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环境、人才等优势,持之以恒地走创新发展的路径,时至今日在某些细分领域已经融入全球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最前沿发展轨迹,具备与国际顶级技术对话的能力。”
据介绍,生物医药产业是成都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继今年8月引进全球最大的医疗集团美敦力投资7000万美元国际首创的便携式血液透析机生产基地项目,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继续以资源集中、政策集成、体制机制保障等措施持续发力,一批创新型企业、高端型项目、领军型人才团队正在陆续落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增加值增幅达23.7%。截至今年9月,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拥有规上工业企业38家,实现规上工业产值70.5亿元,同比增长24%;规上工业增加值29.7亿元,同比增长26%。今年9月20日,成都高新区颁布了《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生物产业是其战略主攻方向之一。目前,成都高新区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生物医药企业在中国西部落户的首选地。
“中国医药创新论坛”发起人之一、微芯生物总裁鲁先平认为,成都的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良好基础和综合优势,对医药创新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推出“成都造”创新药物的内外条件俱已具备。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上海异地就医服务再降级 门诊慢特病跨省结算扩至10种 (2025-07-28)
- 医保基金收入年均增速9.1% 保证程度继续提升 (2025-07-28)
- 国度医保局颁布十起利用药品追溯码袭击回流药专项行为典型案例 (2025-07-28)
- 国度医保局:“十四五”以来累计402种药品进入目次 (2025-07-25)
- 五个症结词,读懂“十四五”医保问题单 (2025-07-25)
- 国度药监局对于人参北芪胶囊和脑心舒口服液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25)
- 青海出台《方法》规范刚性收入困难家庭认定和救助 (2025-07-23)
- 市场监管总局颁布六起保健品虚伪鼓吹“内卷式”竞争典型案例 (2025-07-23)
- 国度药监局对于修订复方甘草酸单铵S打针剂阐明书的布告 (2025-07-22)
- @慢特病患者 看病就医前您必要相识这些,医保小常识→ (2025-07-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