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下移动医疗瞄准保险 盈利模式惹争议 |
![]() |
医药网7月1日讯 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盈利模式的移动医疗烧钱至今,试图让保险为其买单。杨宏桥认为,目前可以有两种变现途径:一是基于SaaS服务的个性化定制;一是TPA模式嵌入,扩充资金链条上的支付者。
烧钱至今的移动医疗公司开始寻求保险支付。
近日,在互联网医疗大会和中国移动医疗一季度市场研究报告的发布会上,保险为移动医疗买单成为热议话题。
进入2016年,始终无法实现平稳盈利的移动医疗纷纷与保险公司合作,如平安好医生与平安保险、春雨医生与中国人保财险、寻医问药与泰康人寿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亦就此话题采访了芯联达、就医160、春雨医生、趣医网等多家移动医疗公司负责人发现,目前很少有移动医疗企业能真正通过保险变现。
今年4月在新三板上市的芯联达董事长杨宏桥认为,互联网医疗将保险作为盈利点,但真正能实现的可能不到一成,这些企业大都以“院中”服务为主,主要存在两种变现途径:基于SaaS(软件即服务)服务的个性化定制; TPA(第三方保险中介机构)模式嵌入,扩充资金链条上的支付者。
对于上述观点,去年底同在新三板上市的就医160CEO罗宁政也表示认同。据了解,就医160与保险公司合作,根据不同病种推出的保险商城将正式推出,在就医160看来,互联网医疗与保险公司的深度合作,有助于保险公司控费,预计未来就医保险业务营收会到达千万元级别。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目前,可供移动医疗合作的商业保险少之又少,即使有些地方政府强制推动也收效见微,移动医疗需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
移动医疗纷纷瞄准保险
2011时,移动医疗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到2015初,资本开始趋于冷静,四年多时间,始终未找到合理盈利点。
进入2016年,移动医疗都尝试以商业保险作为支付方来串联诊所、患者甚至医院和药店。据悉,春雨医生近期将会宣布与国内一家大型保险公司合作,丁香园也在与国内几家中端商业保险公司谈合作。而平安健康更是有着平安保险的天然优势支持。
2015年10月份,《论春雨医生的倒掉》在业界广泛流传,该文便认为,由于迟迟没有找到商业模式,春雨医生历时3年,耗资4亿元人民币的美丽故事已经讲完了,结局已经注定。当时,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对此进行回应称,未来春雨医生的盈利模式在保险。
张锐认为,所有移动医疗公司的盈利模式就是保险或者保险类产品,体量大的就是保险公司;体量小的跟保险公司合作。
在张锐看来,时下的私人医生就是保险的雏形,“我们在和保险公司做春雨健康险的核心是私人医生,你买我们的春雨健康险,我给你配一个私人医生,同时配春雨诊所线下检查和治疗的用药费用,这是最核心的两个东西,外围还包括体检等服务,这就是保险产品的雏形。”
春雨医生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春雨已与中英人寿、中国人保财险,中国人保寿险等先后达成保险合作协议,并推出以春雨私人医生为核心的保险产品。
“春雨医生现阶段还不能靠健康保险实现盈利,这需要医保支付环境、居民就医习惯以及保险产品设计等多方面合力,才可能形成完善的商业模式。目前春雨医生接入保险的方式,主要还是以私人医生健康管理为主,即春雨医生为保险客户提供包含健康咨询、健康档案、健康提醒等线上的全科医生服务,以及线下的一站式专科就诊服务。”上述负责人表示。
而微医集团董事长兼CEO廖杰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谈到盈利模式时表示,“羊毛出在猪身上。”
在1月20日举办的“移动医疗+保险高端论坛”上,廖杰远阐释了微医集团“中国式ACO平台”的健康保险战略。他表示,建立ACO平台至少需要具备“数据通道”、“可控医疗服务体系”和“规模用户群”三个基础条件。微医ACO平台要通过互联网重组医疗资源,为保险机构提供真正“有效率的医疗服务、透明的医疗数据和规模化的用户”。
另据阿里健康、支付宝医疗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都与保险接触,但具体形式还在探索中。
与上述不同的是,就医160、趣医网等目前都已经实现了保险方面的营收。
医药网新闻
烧钱至今的移动医疗公司开始寻求保险支付。
近日,在互联网医疗大会和中国移动医疗一季度市场研究报告的发布会上,保险为移动医疗买单成为热议话题。
进入2016年,始终无法实现平稳盈利的移动医疗纷纷与保险公司合作,如平安好医生与平安保险、春雨医生与中国人保财险、寻医问药与泰康人寿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亦就此话题采访了芯联达、就医160、春雨医生、趣医网等多家移动医疗公司负责人发现,目前很少有移动医疗企业能真正通过保险变现。
今年4月在新三板上市的芯联达董事长杨宏桥认为,互联网医疗将保险作为盈利点,但真正能实现的可能不到一成,这些企业大都以“院中”服务为主,主要存在两种变现途径:基于SaaS(软件即服务)服务的个性化定制; TPA(第三方保险中介机构)模式嵌入,扩充资金链条上的支付者。
对于上述观点,去年底同在新三板上市的就医160CEO罗宁政也表示认同。据了解,就医160与保险公司合作,根据不同病种推出的保险商城将正式推出,在就医160看来,互联网医疗与保险公司的深度合作,有助于保险公司控费,预计未来就医保险业务营收会到达千万元级别。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目前,可供移动医疗合作的商业保险少之又少,即使有些地方政府强制推动也收效见微,移动医疗需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
移动医疗纷纷瞄准保险
2011时,移动医疗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到2015初,资本开始趋于冷静,四年多时间,始终未找到合理盈利点。
进入2016年,移动医疗都尝试以商业保险作为支付方来串联诊所、患者甚至医院和药店。据悉,春雨医生近期将会宣布与国内一家大型保险公司合作,丁香园也在与国内几家中端商业保险公司谈合作。而平安健康更是有着平安保险的天然优势支持。
2015年10月份,《论春雨医生的倒掉》在业界广泛流传,该文便认为,由于迟迟没有找到商业模式,春雨医生历时3年,耗资4亿元人民币的美丽故事已经讲完了,结局已经注定。当时,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对此进行回应称,未来春雨医生的盈利模式在保险。
张锐认为,所有移动医疗公司的盈利模式就是保险或者保险类产品,体量大的就是保险公司;体量小的跟保险公司合作。
在张锐看来,时下的私人医生就是保险的雏形,“我们在和保险公司做春雨健康险的核心是私人医生,你买我们的春雨健康险,我给你配一个私人医生,同时配春雨诊所线下检查和治疗的用药费用,这是最核心的两个东西,外围还包括体检等服务,这就是保险产品的雏形。”
春雨医生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春雨已与中英人寿、中国人保财险,中国人保寿险等先后达成保险合作协议,并推出以春雨私人医生为核心的保险产品。
“春雨医生现阶段还不能靠健康保险实现盈利,这需要医保支付环境、居民就医习惯以及保险产品设计等多方面合力,才可能形成完善的商业模式。目前春雨医生接入保险的方式,主要还是以私人医生健康管理为主,即春雨医生为保险客户提供包含健康咨询、健康档案、健康提醒等线上的全科医生服务,以及线下的一站式专科就诊服务。”上述负责人表示。
而微医集团董事长兼CEO廖杰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谈到盈利模式时表示,“羊毛出在猪身上。”
在1月20日举办的“移动医疗+保险高端论坛”上,廖杰远阐释了微医集团“中国式ACO平台”的健康保险战略。他表示,建立ACO平台至少需要具备“数据通道”、“可控医疗服务体系”和“规模用户群”三个基础条件。微医ACO平台要通过互联网重组医疗资源,为保险机构提供真正“有效率的医疗服务、透明的医疗数据和规模化的用户”。
另据阿里健康、支付宝医疗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都与保险接触,但具体形式还在探索中。
与上述不同的是,就医160、趣医网等目前都已经实现了保险方面的营收。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对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次》施行无关任务的关照 (2025-07-10)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