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药品零售市场格局透析 |
![]() |
医药网7月9日讯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度大。商务部发布的《2015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广东的药品市场规模均居全国前列。一线城市的药品市场需求大,但是,受各地医保政策不同的影响,一线城市药品需求在医院终端和零售终端的表现不尽相同。那么,先让我们来看看,在新一轮医改中备受关注的零售药店在一线城市的发展如何?究竟呈现怎样的分布格局?
药店数量
广州最多,上海最少
从药店数量来看,四个一线城市中,广州数量最多,为6123家,药店密度最大,单店服务人数仅有2205人;上海药店数量最少,仅有3791家,相应的药店密度最小,单店服务人数高达6371人。深圳的药店数量5520家少于北京的5663家,但是北京常住人口比深圳多1032万,使得深圳的药店密度大于北京,单店服务人数比北京少1772人。
政策因素是导致一线城市药店数量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对新开药店距离没有限制的广州、深圳,药店数量多,密度大,市场竞争激烈。北京和上海对新开药店距离有一定的限制,其中,北京要求除了连锁企业旗下直营门店间、指定商业区以及大型购物中心等开店不受限制外,其他区域均要求新开办药品零售企业应与已有药品零售企业之间具备350米以上的可行进距离。上海的要求更加苛刻,除了要求新开办的零售药店(含迁址)应当与现有零售药店保持300米以上(含300米)的距离之外,还应当符合常住人口(含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7000人以上(含7000人)平均配置1个零售药店的要求,农村地区不受按人口配置的限制。
图1 一线城市药店数量与密度对比
数据来源:中康智慧终端管理系统
药店类型
上海居民区店和医院店最多
深圳商业区店和工业区店最多
根据药店300米内所有建筑物的类型对所有药店进行分型,优先级排序是医院店、商业区店、工业区店和居民区店。
监测结果显示,广州商业区店占比最高,为28.5%,其次是居民区店,占比24.4%,工业区店占比13.6%,医院店占比为8.5%;深圳以商业区店为主,占比高达42.1%,其次是工业区店,占比28.1%,居民区店和医院店占比均低于其他三个城市;北京以居民区店为主,占比38.2%,工业区店占比仅有2.9%;上海以居民区店为主,占比高达47.9%,医院店占比8.7%高于其他三个城市。总体来看,各个城市的药店类型分布与其自身的经济发展特征密不可分,不同类型药店的经营方式、畅销品种都有很大差距,必须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图2 一线城市药店类型对比
数据来源:中康智慧终端管理系统
连锁情况
上海连锁企业实力最强
四个一线城市的药店连锁率均高于全国均值,其中,上海的连锁率高达81.7%,深圳的连锁率也处于较高水平,达到76.5%,广州和北京连锁率分别为54.8%和57.9%。
上海药店密度小,连锁率高,单个连锁药房的规模大,其中门店数量过百的有6家,分别是复美、好药师、雷允上、华氏大药房、国大药房、益丰大药房,累计占到上海80家连锁企业门店总数的57%。
深圳有191家连锁药店企业,门店数量过百的企业有12家,其中连锁门店数量排名第一的是南北药行,属于老牌本地连锁企业。65.4%的连锁企业门店数量处于个位数区间。
广州有307家药店连锁企业,门店数量过百的有6家,分别是大参林、仁和堂、济和堂、林和药业、国药医药、海王星辰,累计门店数量只占到广州连锁门店总数的28.8%,有78.5%的连锁企业门店数量处于个位数区间。
北京的药店连锁企业数量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最多,有350家,而连锁门店数量过百的只有3家,分别是同仁堂、金象、嘉事堂,有80.3%的连锁企业门店数量处于个位数区间。
图3 一线城市连锁率对比
数据来源:中康智慧终端管理系统
医药网新闻
药店数量
广州最多,上海最少
从药店数量来看,四个一线城市中,广州数量最多,为6123家,药店密度最大,单店服务人数仅有2205人;上海药店数量最少,仅有3791家,相应的药店密度最小,单店服务人数高达6371人。深圳的药店数量5520家少于北京的5663家,但是北京常住人口比深圳多1032万,使得深圳的药店密度大于北京,单店服务人数比北京少1772人。
政策因素是导致一线城市药店数量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对新开药店距离没有限制的广州、深圳,药店数量多,密度大,市场竞争激烈。北京和上海对新开药店距离有一定的限制,其中,北京要求除了连锁企业旗下直营门店间、指定商业区以及大型购物中心等开店不受限制外,其他区域均要求新开办药品零售企业应与已有药品零售企业之间具备350米以上的可行进距离。上海的要求更加苛刻,除了要求新开办的零售药店(含迁址)应当与现有零售药店保持300米以上(含300米)的距离之外,还应当符合常住人口(含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7000人以上(含7000人)平均配置1个零售药店的要求,农村地区不受按人口配置的限制。
图1 一线城市药店数量与密度对比
数据来源:中康智慧终端管理系统
药店类型
上海居民区店和医院店最多
深圳商业区店和工业区店最多
根据药店300米内所有建筑物的类型对所有药店进行分型,优先级排序是医院店、商业区店、工业区店和居民区店。
监测结果显示,广州商业区店占比最高,为28.5%,其次是居民区店,占比24.4%,工业区店占比13.6%,医院店占比为8.5%;深圳以商业区店为主,占比高达42.1%,其次是工业区店,占比28.1%,居民区店和医院店占比均低于其他三个城市;北京以居民区店为主,占比38.2%,工业区店占比仅有2.9%;上海以居民区店为主,占比高达47.9%,医院店占比8.7%高于其他三个城市。总体来看,各个城市的药店类型分布与其自身的经济发展特征密不可分,不同类型药店的经营方式、畅销品种都有很大差距,必须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图2 一线城市药店类型对比
数据来源:中康智慧终端管理系统
连锁情况
上海连锁企业实力最强
四个一线城市的药店连锁率均高于全国均值,其中,上海的连锁率高达81.7%,深圳的连锁率也处于较高水平,达到76.5%,广州和北京连锁率分别为54.8%和57.9%。
上海药店密度小,连锁率高,单个连锁药房的规模大,其中门店数量过百的有6家,分别是复美、好药师、雷允上、华氏大药房、国大药房、益丰大药房,累计占到上海80家连锁企业门店总数的57%。
深圳有191家连锁药店企业,门店数量过百的企业有12家,其中连锁门店数量排名第一的是南北药行,属于老牌本地连锁企业。65.4%的连锁企业门店数量处于个位数区间。
广州有307家药店连锁企业,门店数量过百的有6家,分别是大参林、仁和堂、济和堂、林和药业、国药医药、海王星辰,累计门店数量只占到广州连锁门店总数的28.8%,有78.5%的连锁企业门店数量处于个位数区间。
北京的药店连锁企业数量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最多,有350家,而连锁门店数量过百的只有3家,分别是同仁堂、金象、嘉事堂,有80.3%的连锁企业门店数量处于个位数区间。
图3 一线城市连锁率对比
数据来源:中康智慧终端管理系统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新增商保立异药目次 2025年医保目次调整正式启动 (2025-07-14)
- 全国中成药集采扩围结果落地宁夏 (2025-07-14)
- 惠及环球!中国医疗配备进口190多个国度和地域 (2025-07-14)
- 对于做好《职业病分类和目次》施行无关任务的关照 (2025-07-10)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