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皮书:医疗器械产业投融资将有“八大风口” |
![]() |
医药网11月3日讯 日前,《2016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投融资蓝皮书》在第76届中国医疗器械(秋季)博览会(CMEF 2016 Autumn)在深圳隆重发布。根据蓝皮书数据显示,2013-2015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投融资渐渐活跃,投资数量和交易金额都在快速上升,2015年,国内市场共发生了约80起医疗器械并购交易(不包括海外并购),比2013年的45起上升了78%。根据统计,2015年总交易规模约为29亿美元,远超2013年的11亿美元,上升幅度达164%。
值得注意的是,下一代测序(NGS)公司在2016年的一级市场投资中继续火热,厂商试图从不同的细分检测项目切入该领域,投资机构纷纷下注布局。但是该领域的监管速度和未来的市场增速可能没有最近投资增长来得快,因此可能会有一部分投资泡沫的产生。具体来说,IVD、植入介入设备以及医学大数据、精确影像诊断产品是获得融资的重要细分产品。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尚处于发展早期,受并购资本的推动,国内投资并购交易数量将会维持较快的增速。蓝皮书指出,在国家政策支持、投资者积极参与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背景下,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将进入崛起的黄金时代。
经过研究,未来可能存在较大投资机会的医疗器械八大“风口”领域包括:IVD(含POCT和NGS)、家用医疗器械、肿瘤治疗中心、高值耗材、医疗机器人(300024,股吧)和人工智能、康复设备和器械、第三方支持服务以及以“医疗大数据”为核心,设备+互联网、设备+数据、设备+服务等共享医疗模式。在这些领域前瞻性布局的企业将会得到投资者的格外关注,更有可能成为行业独角兽。
蓝皮书还指出,未来中国医疗器械的投融资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首先,最近几年行业政策的改革方向基本向着更高的国际通行水平靠拢,为未来几年国内企业走向国际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国内市场毕竟有限,国内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优秀的产品会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家,甚至进入欧美发达国家的本土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国际化的并购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而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国际化程度和质量体系的建设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成功完成这一过程的企业会从中脱颖而出。
其次,国内企业的兼并收购大潮即将开始。国内医疗器械领域不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的数量都远远大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普遍规模小,领域单一,未来在监管、运营、融资、营销等各方面的准入标准会因为巨头的崛起而越来越高,对小企业形成挤压,因此企业主动地抱团和被动地被收购都是必然的趋势。而从一级市场上来说,这几年的投资较为活跃,如果未来国内上市的标准没有大幅度的放宽,可以预期最终通过上市退出的企业数量有限,而在广大未能通过上市退出的企业中,不乏创新程度很高,但是销售渠道有限的优秀企业,这也会从供需两个方面刺激并购交易的增长。
第三,IVD成为并购热点领域。2014-2015年交易规模在5000万美元的投资并购案例中,IVD所占比例分别为1/4和1/3,成为近年并购最为活跃的细分领域。具体来看,投资对象包含了血液检测、DNA检测和细胞分析等,主要集中在IVD试剂方面。
第四,非医药行业资本进入。2015年涌现出一些其他行业企业斥巨资进入医疗器械相关市场,如华业资本(600240,股吧)收购重庆捷尔医疗、运盛医疗(600767,股吧)收购北京麦迪克斯等,说明了医疗器械行业存在巨大市场潜力。
第五,投资并购更频繁,投入资金更大。2013-2015年,境内发生的医疗器械并购案例分别为45、69和80起,显示出投资并购交易数量逐年增加;5000万美元以上的交易分别有2起、8起和15起,说明并购投入资金规模越来越大。医疗器械行业处于发展阶段,进一步的行业整合不可避免,企业投融资和并购将会更加频繁。
第六,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成为医疗器械领域投融资的主力。实际上,众多的上市公司已经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并购基金,有的还依靠自身在当地的积累,开始建设孵化器,让创新企业分享自己的注册、生产和流通资源,但是目前大家都在摸索的状态,很多企业还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融资参与方式,未来随着上市公司对这一过程逐渐熟悉,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之后,规模化的投融资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医药网新闻
值得注意的是,下一代测序(NGS)公司在2016年的一级市场投资中继续火热,厂商试图从不同的细分检测项目切入该领域,投资机构纷纷下注布局。但是该领域的监管速度和未来的市场增速可能没有最近投资增长来得快,因此可能会有一部分投资泡沫的产生。具体来说,IVD、植入介入设备以及医学大数据、精确影像诊断产品是获得融资的重要细分产品。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尚处于发展早期,受并购资本的推动,国内投资并购交易数量将会维持较快的增速。蓝皮书指出,在国家政策支持、投资者积极参与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背景下,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将进入崛起的黄金时代。
经过研究,未来可能存在较大投资机会的医疗器械八大“风口”领域包括:IVD(含POCT和NGS)、家用医疗器械、肿瘤治疗中心、高值耗材、医疗机器人(300024,股吧)和人工智能、康复设备和器械、第三方支持服务以及以“医疗大数据”为核心,设备+互联网、设备+数据、设备+服务等共享医疗模式。在这些领域前瞻性布局的企业将会得到投资者的格外关注,更有可能成为行业独角兽。
蓝皮书还指出,未来中国医疗器械的投融资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首先,最近几年行业政策的改革方向基本向着更高的国际通行水平靠拢,为未来几年国内企业走向国际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国内市场毕竟有限,国内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优秀的产品会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家,甚至进入欧美发达国家的本土市场。在这一过程中,国际化的并购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而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国际化程度和质量体系的建设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成功完成这一过程的企业会从中脱颖而出。
其次,国内企业的兼并收购大潮即将开始。国内医疗器械领域不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的数量都远远大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普遍规模小,领域单一,未来在监管、运营、融资、营销等各方面的准入标准会因为巨头的崛起而越来越高,对小企业形成挤压,因此企业主动地抱团和被动地被收购都是必然的趋势。而从一级市场上来说,这几年的投资较为活跃,如果未来国内上市的标准没有大幅度的放宽,可以预期最终通过上市退出的企业数量有限,而在广大未能通过上市退出的企业中,不乏创新程度很高,但是销售渠道有限的优秀企业,这也会从供需两个方面刺激并购交易的增长。
第三,IVD成为并购热点领域。2014-2015年交易规模在5000万美元的投资并购案例中,IVD所占比例分别为1/4和1/3,成为近年并购最为活跃的细分领域。具体来看,投资对象包含了血液检测、DNA检测和细胞分析等,主要集中在IVD试剂方面。
第四,非医药行业资本进入。2015年涌现出一些其他行业企业斥巨资进入医疗器械相关市场,如华业资本(600240,股吧)收购重庆捷尔医疗、运盛医疗(600767,股吧)收购北京麦迪克斯等,说明了医疗器械行业存在巨大市场潜力。
第五,投资并购更频繁,投入资金更大。2013-2015年,境内发生的医疗器械并购案例分别为45、69和80起,显示出投资并购交易数量逐年增加;5000万美元以上的交易分别有2起、8起和15起,说明并购投入资金规模越来越大。医疗器械行业处于发展阶段,进一步的行业整合不可避免,企业投融资和并购将会更加频繁。
第六,医疗器械上市公司成为医疗器械领域投融资的主力。实际上,众多的上市公司已经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并购基金,有的还依靠自身在当地的积累,开始建设孵化器,让创新企业分享自己的注册、生产和流通资源,但是目前大家都在摸索的状态,很多企业还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投融资参与方式,未来随着上市公司对这一过程逐渐熟悉,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之后,规模化的投融资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防备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危险 两部分宣布提示 (2025-07-02)
- 国度医保局:2024年中国药企海内受权买卖总额超500亿美元 (2025-07-02)
- 国度医保局:中国立异药家当已由“引进仿照”转向“立异输入” (2025-07-02)
- 国度药监局对于刊出小儿电解质补给打针液等56个药品注册证书的布告 (2025-07-02)
- 对于进一步增强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信息使用治理的关照 (2025-07-0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