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中药材三七面临无地可种危机 5年后或现“三七荒”

中药材三七面临无地可种危机 5年后或现“三七荒”

  医药网6月26日讯 云南道地中药材三七,是国内医药业界公认的战略资源。在《本草纲目》中,它被李时珍称为“金不换”。云南当地流传着众多关于三七神奇疗效的传说,人们赋予其“南国神草”的美誉。

  事实上,三七也并非浪得虚名。作为“活血止血、化瘀定痛”的特效药,三七是包括云南白药、片仔癀等在内的360多种中成药制剂的关键原料,涉及1300多家中药生产企业、近千亿规模产值。

  然而,正是这味被业界奉为圭臬的名贵药材,却在不经意间陷入了一场关乎兴亡继绝的危机。业界人士预测,若不尽快纾困,五到十年内,一场“三七荒”或将无可避免。

   “无地可种”危机深化

  云南是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我国95%以上的三七产自云南。云南文山州生物资源与三七产业局副局长李保能说,三七生长在北纬23.5度附近地区,对水土气候条件要求苛刻。

  此外,三七还受制于“连作障碍”:肇因于三七的生物特性,种过三七的土地,不能贸然再次种植,否则易发生病害,甚至造成绝收。这些因素客观上造成了适宜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文山市平坝镇杜孟上寨村和杜孟噜咱村一带曾是最适宜三七生长的种植区之一,但如今几乎变成三七“空心区”。《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当地大片土地已改种瓜果等经济作物。除个别科研用地外,难以见到连片种植三七的地块。

  村民杨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