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骨科4+7将反转?高值耗材行业迎来变化 |
![]() |
医药网7月29日讯 药品领域“4+7”带量采购政策的推出、医保控费的实施以及高值耗材领域两票制陆续在部分省市试点,这对高值耗材行业未来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骨科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15%
据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医保和和个人支付能力的增强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我国骨科市场的治疗需求快速释放,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5%以上。
目前,国内骨科植入耗材厂商持续推进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国内骨科耗材厂商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去年,药品领域“4+7”带量采购政策的推出、医保控费的实施以及高值耗材领域两票制陆续在部分省市试点,这对高值耗材行业未来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7月中旬,国家医保局举行了有关于4+7集采的相关座谈会,诸多企业参加。从会议的内容上看,已经确定了集采工作将会大范围的进行联动。需要注意的是,集采从一家中标变为三家中标,可以看出集采政策趋向温和。
目前,骨科关节类相关产品是骨科植入物里的一个细分类别,由于非标品的属性,进行全国性集采的难度较高。
如果按照预期的新政,是多家企业中标,不会出现类似于第比较不复合常规的报价,目前的国产骨科的耗材的出厂价与最终零售价相差很多,这其中的降幅基本是由渠道供应商来承担,对厂家一端影响稍小。这意味着,当集中度提升,将更有助于头部企业份额的扩大。
生产能力不足仍是大问题
目前骨科医疗器械按照治疗疾病种类不同可分为创伤类器械、脊柱类器械、关节类器械以及其他。
其中,创伤类骨科医疗器械一直是我国骨科医疗器械最大的细分市场;脊柱类虽然市场规模不如创伤类庞大,但却是增速最快的市场。
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骨科医疗器械行业起步晚,技术存在不足,尤其是在高值骨科医疗器械方面,国内企业普遍生产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主要依靠进口。从近四年的数据来看,进口额超百亿元。
对外出口上,我国企业生产的骨科医疗器械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以价格竞争优势拓展国际市场,出口地主要是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在70亿元左右。
进口产品逐渐被国产替代
虽然目前跨国企业的骨科医疗器械产品在国内市场仍占有显著优势,但这些优势已经开始呈现削弱态势。
国内骨科器械产品凭着价格优势抢夺进口产品市场,越来越多的患者倾向于主动选择国产骨科器械,加上医保对国产产品的倾斜,客观上促进国产骨科器械需求增长。
目前,创伤领域基本完成进口替代,预计2020年左右将完成脊柱、关节等产品的进口替代。相较于创伤类和脊柱类产品,人工关节类器械是永久性植入产品,技术门槛高,制造工艺难且手术难度大,进口替代速度相对较慢。
骨科关节上市公司
以骨科关节上市公司为例。
当今,中国十大骨科植入物品牌中,爱康医疗与春立医疗两个国产企业表现的较为抢眼。
同时,在市场推广上和大医院对微创骨科关节手术认可度的增加,微创医疗在国产骨科关节替代中表现也较好。
(图片来源:港股挖掘机)
目前时间节点下,集采政策的预期差以及中期业绩事件的推动,高值耗材的骨关节市场将进一步发生变化。
部分内容引自:公众号“港股挖掘机”
医药网新闻
骨科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15%
据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医保和和个人支付能力的增强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我国骨科市场的治疗需求快速释放,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5%以上。
目前,国内骨科植入耗材厂商持续推进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国内骨科耗材厂商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去年,药品领域“4+7”带量采购政策的推出、医保控费的实施以及高值耗材领域两票制陆续在部分省市试点,这对高值耗材行业未来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7月中旬,国家医保局举行了有关于4+7集采的相关座谈会,诸多企业参加。从会议的内容上看,已经确定了集采工作将会大范围的进行联动。需要注意的是,集采从一家中标变为三家中标,可以看出集采政策趋向温和。
目前,骨科关节类相关产品是骨科植入物里的一个细分类别,由于非标品的属性,进行全国性集采的难度较高。
如果按照预期的新政,是多家企业中标,不会出现类似于第比较不复合常规的报价,目前的国产骨科的耗材的出厂价与最终零售价相差很多,这其中的降幅基本是由渠道供应商来承担,对厂家一端影响稍小。这意味着,当集中度提升,将更有助于头部企业份额的扩大。
生产能力不足仍是大问题
目前骨科医疗器械按照治疗疾病种类不同可分为创伤类器械、脊柱类器械、关节类器械以及其他。
其中,创伤类骨科医疗器械一直是我国骨科医疗器械最大的细分市场;脊柱类虽然市场规模不如创伤类庞大,但却是增速最快的市场。
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骨科医疗器械行业起步晚,技术存在不足,尤其是在高值骨科医疗器械方面,国内企业普遍生产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主要依靠进口。从近四年的数据来看,进口额超百亿元。
对外出口上,我国企业生产的骨科医疗器械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以价格竞争优势拓展国际市场,出口地主要是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额在70亿元左右。
进口产品逐渐被国产替代
虽然目前跨国企业的骨科医疗器械产品在国内市场仍占有显著优势,但这些优势已经开始呈现削弱态势。
国内骨科器械产品凭着价格优势抢夺进口产品市场,越来越多的患者倾向于主动选择国产骨科器械,加上医保对国产产品的倾斜,客观上促进国产骨科器械需求增长。
目前,创伤领域基本完成进口替代,预计2020年左右将完成脊柱、关节等产品的进口替代。相较于创伤类和脊柱类产品,人工关节类器械是永久性植入产品,技术门槛高,制造工艺难且手术难度大,进口替代速度相对较慢。
骨科关节上市公司
以骨科关节上市公司为例。
当今,中国十大骨科植入物品牌中,爱康医疗与春立医疗两个国产企业表现的较为抢眼。
同时,在市场推广上和大医院对微创骨科关节手术认可度的增加,微创医疗在国产骨科关节替代中表现也较好。
(图片来源:港股挖掘机)
目前时间节点下,集采政策的预期差以及中期业绩事件的推动,高值耗材的骨关节市场将进一步发生变化。
部分内容引自:公众号“港股挖掘机”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黄果在上海、江苏等地调研推动医药家当数智化转型 (2025-05-07)
- 江西省医保医用耗材付出治理目次(2025年) (2025-05-07)
- 医疗东西成“银发族”安康礼单“新宠” (2025-05-06)
- 你想晓得的生养保险政策都在这里!一文读懂→ (2025-05-06)
- 海南推出“工信8+2”政策系统 加码支持生物医药高质量倒退 (2025-04-30)
- 药易购一季度净利腰斩,转型“虚火”难掩盈利困局 (2025-04-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