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医院处方门槛抬高 中成药如何“越槛而行”?

医院处方门槛抬高 中成药如何“越槛而行”?

  医药网8月1日讯 前段时间,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提出加强目录外药品的处方管理,对于中药,要求非中医类别医师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方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随后,河北省下发《关于非中医类别医师提供中医药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这一政策进行了细化与明确。从国家和地方的新规来看,临床上对于中成药的处方“门槛”显然抬高了。这肯定会在一定时间内对中成药在医院市场的销售产生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规范临床医生的处方行为,有利于中医药行业健康发展。中成药企业应抓住国家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良机,“越槛而行”。

  非中医类别医师处方中成药受限

  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整个中医药行业也处于蓬勃发展的态势,社会对中医药产品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有调研发现,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40岁以上的成年人,年龄每大10岁,对中药产品的接受度就天然地提升8%,而且,中老年人在选择中药产品的时候,优先选择老字号品牌。这也引起了西医大夫的重视。因为在临床上,很多疾病单纯使用西药存在副作用,或者效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而采取中西结合的方法,往往能减轻副作用、增加疗效。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西医大夫大量处方中成药。但是,很多西医大夫对中药产品的作用、机理、配伍等并不了解,不能够辨证准确。更有甚者,部分西医处方中成药,是为了拿更多的厂家提成。

  鉴于中成药在临床使用方面的一些乱象,国家卫健委于日前在《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提出加强目录外药品的处方管理,对于中药,要求非中医类别医师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方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随后,河北省下发《关于非中医类别医师提供中医药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这一政策进行了细化与明确。

  康美药业OTC事业部总经理李从选就此表示,国家卫健委和河北省此时出台政策,加强对临床中成药处方的管理,可谓恰逢其时。北京盛世康来中药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申勇也说,规范西医医生正确、合理使用中成药,是中医药事业健康、有序、合理发展的需要。他还分析道,出台这个政策可能还缘于医保资金不足的缺口压力,这从控制“药占比”、“4+7”药品集中采购等政策中就能感受得到;还可能是“步长斯坦福事件”“康美财务造假事件”曝光后引发社会对“中成药暴利”的舆情后政府的应对措施。

  对比国家卫健委和河北省的两份通知可以发现,国家版的更偏向于指导性原则,并没有实施细则,而河北省的通知内容更实际、更容易落地,也更便于操作,可以算是对国家规定的执行细则。而且,“河北省的规定充分考虑到了当地的具体条件,在国家规定基础上适当放宽了条件,但总体方向与国家一致。”李从选分析说。申勇也表示,未来在执行层面,国家不可能去统一组织学习、统一出题、统一考试。具体的执行还是要落到省一级和地市一级。河北省卫健委和中医药管理局及时出台细则,值得点赞。

  短期内医院中成药处方将断崖式下跌

  随着国家卫健委和河北省这两份通知的出台,相信后续会有更多的省份出台细则来规范临床医师的处方行为。因此,业内人士惊呼:“中成药危险了!”那么,这两份通知究竟对中成药市场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影响时间会有多长?李从选就此表示,如果强力执行,医院没有资格开具中成药处方的医师减少,必然造成医院中成药处方断崖式下跌。也可能在“药占比”这项政策的挤压下,中成药被迫退出医院,进入OTC市场和第三终端市场。但申勇则认为,这个影响应该是短期内的,品种不一样影响也不一样,最严重的可能会有50%左右的下跌。最快可能会在今年10月至12月显效,一直持续到2020年底。不过,等到2021年上半年,部分西医大夫取得处方权后,中成药在医院市场的销售会止跌回升。

  当然,国家出台政策的目的,并不在于打压中成药,而是规范中成药处方行为,并且明确提出“非中医类别医师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方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河北省也在通知中明确:非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经所在执业机构考核,确认中医药专业技术达到相应水平的,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提供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药饮片等4类中医药服务:1.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2.取得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中等以上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学历或学位;3.取得省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4参加省中医药管理局认可的2年以上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总学时数不少于850学时)并取得相应证书。

  申勇和李从选两位专家都表示,这些条件都不算高,相信很多西医都愿意去学习并取得中成药处方资格。这对于提高专业水准、学会中西药联合用药,以及增加收入等,都是有益的。申勇更说:“我近期作了调研,如果按照河北省的规定,在本院学习并考试的话,大概会有50%—80%的医生愿意去参加‘西学中一年期项目’。特别是二甲以上的西医院的西医大夫,如果过去有处方中成药习惯,更愿意去通过学习取得中成药处方资格。”显然,中成药在等级医院市场的前景还是可期的。

  不仅仅是支持西医院的西医取得中成药处方资格,河北省的通知还明确,在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执业的非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所在主要执业机构考核,确认中医药专业技术达到相应水平,并填写《河北省非中医类别医师提供中医药服务登记表》,在辖区县、市级中医药主管部门登记后,可以根据医疗诊治情况和需要,独立从事一般的中医执业活动。而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非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生来说,只要参加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并考核合格的,就可以在辖区内提供所学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中的非中医人员,参加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组织的针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中医药服务内容的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可以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提供相应的中医药服务。

  这显然更有利于基层医生取得中成药处方资格,基层市场有望成为中成药新的增长点。不过,李从选也表示,首要条件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有能力取得国家相关机构组织的学习考试,取得处方资格。而且,国家也应考虑基层医生的实际水平,相对给与基层医生中成药处方资格考核放松一些。申勇则分析认为,基层市场由于老百姓的传统观念强,所以中医药产品的认可度一直很高,相信河北省的规定对中医药类医疗器械厂家,如理疗仪、艾灸仪、按摩仪、康复器械等来说,会是一个新的市场增长点。

  医院市场和OTC市场“两条腿走路”

  不管怎样,面对新规的落地,中成药企业当前考虑的重点,肯定是下一步如何操作医院市场?

  申勇就此表示,那些实力雄厚的中成药企业,应该积极地参与到“西学中一年期项目”当中去。为什么要参与?因为很多西医对中医药不懂,中成药企业正好既教育西医的中医药知识,又减轻医院的负担,同时把自己企业的先进工艺、科研成果等灌输给西医大夫。一些拥有独家产品的中成药企业,应该利用这一年期的时间做好内部人员培训、管理优化、客户维护等工作,等待“销售反弹期”的到来。另外,其实很多二甲以上的西医综合医院,都设有中医科。所以要做好这些医院中医科的相关工作,扩宽产品学术推广点。再就是做好营销创新,推出适应新政策的营销管理体系。

  李从选也支招道,首先,为非中医医生提供考核辅导、考证相关培训,协助他们取得处方中成药的资质;其次,给医生系统培训自己的中成药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即中成药组方的理法方药、君臣佐使,以及方义方解等;再者,系统教育医生,自己的中成药与哪些化学药不能一起搭配使用。

  除了医院市场,OTC市场现已成为中成药企业必争之地,随着新规落地,可以预见,短期内,必然会有更多的中成药转移到OTC市场。李从选就建议道,药企必须快速抢位OTC市场,快速把产品导入OTC市场,坚决运作OTC市场,不要留恋医院市场、不要怕医生不处方。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组建OTC销售团队,尤其是OTC市场部、KA部、销售部等三个必备的部门。要知道,OTC产品经理和处方药产品经理工作内容与性质完全不同。此外,大连锁药店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因此组建专门与大连锁打交道的部门即KA部,显得异常重要。

  申勇则强调道,要想在OTC市场站稳脚跟,一要练好4个基本功:1.做好连锁铺货;2.做好终端陈列;3.做好患者促销;4.做好广告宣传。唯有如此,才能迅速打开局面。

  两位专家还表示,前不久,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医药擅长治未病,擅长预防,擅长康复、养身和调理,这与“健康中国行动”的方向是一致的。中成药企业应该大力介入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宣传推广中医药文化、传播中成药治病防病的原理原则与方法;同时着力提升自己的产品品质,确保疗效,提升美誉度,进而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实现二次腾飞。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