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同心 云端交汇 -- 第八届陆道培血液病高峰论坛隆重举行 |
![]() |
由陆道培医疗®主办的“第八届陆道培血液病高峰论坛”于2020年7月11-12日举行,陆道培院士担任本届论坛名誉主席,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院士、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院长陆佩华教授共同担任本届大会的联席主席、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刘开彦教授担任本届大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第八届陆道培血液病高峰论坛
因受新冠疫情影响,本届高峰论坛全程借助网络举行视频会议,论坛开场就有2万人次上线,随着会议的进行,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累计近8万余人次在线聆听。
大会名誉主席陆道培院士,大会联席主席董晨院士、黄晓军教授、陆佩华教授相继为大会致辞。
在第一天主会场上,来自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Michael Wang教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院长陆佩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王建祥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许兰平教授、陆道培医院骨髓移植科孙瑞娟主任、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张晓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昭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同济医院周剑峰教授、清华大学医学院林欣教授、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EBMT)主席Nicolaus Kroger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韩为东教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邵宗鸿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乐萍教授和陆道培医院骨髓移植科张建平主任先后分享了各自精彩的学术报告,内容涉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CAR-T免疫细胞治疗、淋巴瘤/骨髓瘤的诊治、儿童白血病的诊治、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研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合并症的临床诊治等。观众纷纷留言受益匪浅,干货满满的学术盛宴。
7月12日,根据高峰论坛学术委员会的安排,论坛分设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骨髓瘤专场、实验室检验专场、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场、护理专场等四大主题板块,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院长陆佩华教授、陆道培医院病理和检验医学科副主任、流式细胞室主任(副院长级)王卉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刘代红教授担任分会场主席。
CAR-T细胞治疗、淋巴瘤/骨髓瘤专场
北京朝阳医院黄仲夏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明智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宋玉琴教授、陆道培医院血液科张弦主任和北京协和医院韩冰教授先后带来学术讲座,骨髓瘤合并髓外病变的诊治、中枢淋巴瘤CAR-T细胞治疗、外周T/NK细胞淋巴瘤生存分析、CAR-T相关毒副作用的诊断和处理和再障(AA)的诊治进展等话题阐述了各自的学术观点,并与主持嘉宾和听众广泛交换了意见。
实验室检验专场
陆道培医院细胞形态室伍平主任、陆道培医院细胞遗传和分子细胞遗传室王彤主任、陆道培医院细胞冻存室王东出医师、北京陆道培医院血液病研究院副院长、陆道培医院病理与检验医学科主任刘红星教授、陆道培医院临床药理主管王磊医师和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陈育红教授先后内容详实的报告,总结分享了各自的工作经验,对MICM检测进行了前瞻性的探索研究。
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场
陆道培医院骨髓移植科赵艳丽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姜尔烈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刘代红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荧教授、陆道培医院骨髓移植科曹星玉主任、陆道培医院骨髓移植科卢岳主任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黄芬教授先后上线分享各自的临床研究成果和经验,就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造血干细胞移植进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MDS中的若干问题、急性GVHD一线治疗策略的优化、ETP的诱导化疗与干细胞移植、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疗、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进展、移植全程管理等主题结合文献进行了深入剖析和广泛交流。
护理专场
陆道培医院护理部施香君总护士长,讲座题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皮肤Ⅳ度GVHD患者的观察及护理》;陆道培医院骨髓移植科郭娇护士长,讲座题为《138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出血性膀胱炎的治疗及护理》;北京陆道培医院护理部张红护士长,讲座题为《血液病移植患者脐血输入不良反应观察及分析》。
此次高峰论坛特邀刘开彦、David Jin、吴德沛、张伯龙、廖新生、金洁、石远凯、韩明哲、江滨、刘启发、达万明、徐开林、罗建民、欧阳建、刘代红、路瑾、江倩、王景文、张翼鷟、刘丽宏、王建中、陈苏宁、刘贵建、汝昆、徐雅靖、罗依、许兰平、胡亮钉、王静波、王昱、陈峰、颜霞、刘德琰、李学英、李小燕等近四十位血液界知名专家学者作为主持嘉宾,参与交流探讨,学术气氛浓厚。
按照会议流程,护理专场三位护士长的学术报告结束后,第八届陆道培高峰论坛徐徐落下帷幕。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与会观众纷纷在线留言,感谢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感慨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收获满满。
陆道培高峰论坛至今已经连续举办八届,每年一度的陆道培血液病高峰论坛都致力于给血液学临床和研究领域的同仁们一个分享成果、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平台。本届高峰论坛参会的知名学者众多,学术报告立足血液病临床研究前沿,内容丰富多彩,在为期两天的线上会议期间,大家都有所收获。感谢与会的专家学者跨越时空在云端贡献的智慧与成果,为本届高峰论坛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去冬今春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工作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血液专家学者在各自的医学机构一面应对疫情,一面从事繁重的临床诊疗、研究和实验室基础的研究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全球的血液学临床和研究领域都有新的成果不断涌现,青年医生和学者为推动血液学的发展在不懈努力。
行之不辍,未来可期 -- 让我们乘着高峰论坛的东风,让成果高效转化,让希望照亮现实,为推动世界血液病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ell:新研究揭示mRNA的m6A修饰协助调控细胞应激反应机制 (2025-05-25)
- 国产新药闪耀ASCO 2025 (2025-05-25)
- Nature Genetics:揭秘乳腺癌耐药性“幕后黑手”——APOBEC3如何推动肿瘤逃生? (2025-05-25)
- 《细胞》:长痛短痛都能治,能避免成瘾的新机制镇痛药来了 (2025-05-24)
- 全球制药创新指数TOP10出炉 (2025-05-24)
- 《自然·遗传学》:MSKCC团队发现,APOBEC3相关突变特征驱动乳腺癌耐药,可在乳腺癌早期或治疗前进行检测 (2025-05-23)
- 第一轮会议通知 (2025-05-23)
- STM:帕金森病治疗新突破!复旦/中科院团队发现,口服小分子MEK1/2抑制剂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α (2025-05-23)
- Nature Aging:付小龙/柴人杰/高建刚团队发现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治疗靶点 (2025-05-23)
- 济民可信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获批上市 (2025-05-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