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文章聚焦癌症异质性研究新成果! |
![]() |
癌症异质性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其是指肿瘤在生长过程中经过多次分裂增殖,其子细胞呈现出分子生物学或基因方面的改变,从而使的生长速度、侵袭能力、对药物的敏感性、预后等各方面产生差异。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读科学家们在癌症异质性研究上取得的新成果,分享给大家!
图片来源:pursuit.unimelb.edu.au
【1】
doi:10.1038/s41467-019-14050-z
西奈山医院的研究人员报告说,许多肿瘤含有高度多样化的细胞群,这种现象被称为肿瘤内部的异质性,会显着影响生长的速度。免疫系统对这种异质性的贡献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小组报道约30%的肝细胞癌(HCC)患者会出现这种异质性,HCC是最常见的,其中一些肿瘤通过劫持不同基因网络快速生长。肿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我们的研究结果首次表明他们可以通过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而进化,通过更好地了解的发展过程,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它们如何适应药理学压力,以及它们如何形成对癌症治疗的抵抗机制。这种更大的意识将有希望导致我们识别生物标记,可以预测哪些患者对治疗有反应。
【2】
doi:10.1016/j.cell.2019.08.032
至少癌细胞之间的多样性不是一件好事。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中,如果中的细胞能够分化为更加多样化的亚型,那么它就不太可能受到免疫系统的影响,这就降低了免疫疗法发挥疗效的机会。这些研究结果可能为设计针对癌症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好的工具,并且为研发抗癌疫苗指明了新的途径。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Cell期刊上。
尽管近年来由于采用了新的免疫疗法,导致的癌症死亡人数有所下降,但是许多患者对这种疗法没有反应。基于此,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分子系的Yardena Samuels教授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这种原因尚不清楚,不过一些研究支持的主要假设是具有更多突变的肿瘤---更高的“肿瘤突变负担(tumor mutational burden)”---更可能对免疫疗法作出反应。一些患者甚至花费大量资金进行放疗或化疗以增加突变,但是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尚未得到证实。
【3】
doi:10.1038/s41591-019-0561-9
在癌症治疗过程中,肿瘤异质性可以驱动多个肿瘤亚克隆的进化,这些亚克隆在不同的患者中具有独特的耐药机制。以往的病例报告和小病例系列研究表明,液体活检(特别是无细胞DNA,cfDNA)可以更好地揭示性耐药的异质性。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无研究直接在靶向治疗进展后的大规模前瞻性患者群体中比较cfDNA与标准的单病灶活检的效果。
基于此,近日来自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的Ryan B. Corcoran 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的Gad Getz等人合作,在42个分子检测定义为胃肠道癌症且对靶向治疗获得性耐药的患者体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直接比较了进展后cfDNA与活检的效果,结果显示cfDNA可以更准确地确定78%的液体活检未检测出变化的患者体内的临床相关的阻耐药性变化和多重耐药机制。
【4】
doi:10.1126/science.aao3791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未来基因高精尖创新中心和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和的研究人员发现利用优化的单细胞多组学测序能够更好地揭示结直肠癌异质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
这些研究人员指出,大多数关于结直肠癌进展的遗传学研究都涉及到探究基因表达。他们提出还需更多的研究来了解结直肠肿瘤是如何转移的。为了实现这一点,他们开发了一种允许在单个细胞中同时分析拷贝数变化、甲基化和基因表达的测序方法---这种方法将单细胞测序数据与来自染色体构象的信息、表观数据和细胞的其他特征相结合在一起。
【5】
doi:10.1371/journal.pone.0193689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海涅大学(Heinrich Heine University)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研究癌症异质性的新方法;这种强大的精简方法能够通过单一的血液检测来对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全基因组拷贝数进行分析,相比当前复杂昂贵的检测手段而言,这种单管单步骤方法能够检测单一细胞中的绝对拷贝数改变(CNA),相比常规的基因组分析步骤而言,这种新方法还能以较低的成本保持较高的准确度,这或为后期研究人员开发基因组驱动的靶向性疗法以及在液体活检中对患者的疾病进展进行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ell:新研究揭示mRNA的m6A修饰协助调控细胞应激反应机制 (2025-05-25)
- 国产新药闪耀ASCO 2025 (2025-05-25)
- Nature Genetics:揭秘乳腺癌耐药性“幕后黑手”——APOBEC3如何推动肿瘤逃生? (2025-05-25)
- 《细胞》:长痛短痛都能治,能避免成瘾的新机制镇痛药来了 (2025-05-24)
- 全球制药创新指数TOP10出炉 (2025-05-24)
- 《自然·遗传学》:MSKCC团队发现,APOBEC3相关突变特征驱动乳腺癌耐药,可在乳腺癌早期或治疗前进行检测 (2025-05-23)
- 第一轮会议通知 (2025-05-23)
- STM:帕金森病治疗新突破!复旦/中科院团队发现,口服小分子MEK1/2抑制剂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α (2025-05-23)
- Nature Aging:付小龙/柴人杰/高建刚团队发现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治疗靶点 (2025-05-23)
- 济民可信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获批上市 (2025-05-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