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我国学者在阻断胶质瘤恶化发展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我国学者在阻断胶质瘤恶化发展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脑胶质瘤被认为是世界神经外治疗中最棘手的难治性肿瘤之一,目前的标准治疗方式,仍是以外科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但复发率接近100%,五年生存率不足10%。胶质母细胞瘤(GBM)和DIPG(弥漫性桥脑中线胶质瘤)都属于高级别胶质瘤的一种,极具侵袭性,患者临床预后很差。

  在脑胶质瘤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血脑屏障、肿瘤组织内及周边水肿脑组织间隙静水压较高等因素降低了脑胶质瘤治疗药物有效浓度,药物耐药性、用药后不良反应等因素也将影响药物疗效。

  近年来,国内外在脑胶质瘤新药物的临床实验中不断突破重围,攻坚克难,并取得了多项惊人进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中国科学院抗肿瘤新药genistein了。

  最早Genistein作为一种胶质瘤治疗的首创新药是由美国图宾根大学医学院赫蒂临床脑科学研究所普通神经病学系科学家Schmidt F1,Knobbe CB,Frank B,Wolburg H,Weller M.于2008年通过研究发现的。他们在染料木黄酮处理的神经胶质瘤细胞中,发现[3H]-甲基胸苷的掺入减少,乳酸脱氢酶释放适度,这是胶质瘤细胞死亡的迹象。电镜观察到高浓度金雀异黄素处理后的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线粒体肿胀和凋亡发生了形态学变化。在细胞毒性或克隆形成细胞死亡试验中,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染料木黄酮可诱导人恶性神经胶质瘤细胞系中的G2/M阻滞和凋亡,因此他们认为,染料木黄酮样蛋白激酶抑制剂是用于恶性神经胶质瘤实验治疗的有前途的药物。(注: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8357397)

  2019年,中国科学院方志友、陈学冉科研团队经研究发现,人脑中的两种蛋白复合物“ZDHHC17”与“MAP2K4”对记忆、学习等功能有重要作用,但当两者相遇,将会产生“致癌”的活性,最终导致胶质瘤出现及恶性发展。针对这一现象,该科学团队并利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化合物库,筛选发现“金转停”这种药物对胶质瘤有治疗效果。“金转停”原为一种提高人体免疫力、治疗类风湿的小分子药物,研究人员发现它生物利用率高,能够大比率通过血脑屏障并有效抑制“ZDHHC17”与“MAP2K4”的结合以及相互间的信号传递,还可以显著的阻断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与侵袭等恶性行为的发展。同时,相关实验也表明,通过这种药物治疗,被移植胶质瘤的动物生存期明显延长1-5倍。

  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Huddinge临床神经科学系神经科科学家Yakisich JS 1,Ohlsson Lindblom I,Siden A,Cruz MH等也通过研究发现金转停金雀异黄素可快速抑制人类神经胶质瘤组织中正在进行的DNA合成,效果惊人,而对正常组织几乎没有影响。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占所有学术医学研究的最大份额,位于瑞典,提供该国最广泛的医学和健康科学教育。卡罗林斯卡学院的诺贝尔大会选出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由King Karl XIII于1810年创立,是“训练熟练军队外科医生的学院”。现如今,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是一所现代医学大学,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学之一。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