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否给你留下了“强迫症” |
疫情是否给你留下了“强迫症”
随着防疫进入常态化,人们的生活也逐渐趋于正常。然而很多人发现,疫情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似乎没那么容易消除,很多人疫情期间养成了一些新习惯:每过一会儿就必须去洗洗手,而且洗得特别仔细,不然就没办法做别的事情;随身携带含有75%酒精的消毒湿巾,无论接触什么都要先用湿巾擦过才能安心;听到快递员敲门不让家人开门,一定要对方把东西放在门口,过阵子再拿……很多人因此怀疑自己或家人是不是得了“强迫症”。那么,这些行为是不是精神病学意义上的强迫呢?强迫症通常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呢?为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闫俊。
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闫俊说,强迫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是指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情绪或意向。这些思想、表象、情绪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是多余的。但是强迫观念是突然涌现的,患者不能自主控制。患者也会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心理活动,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
“在强迫观念下,各式各样的想法、冲突和观念会在脑中反复出现,并且给个人带来非常大的影响。”闫俊说,“很多事情正常人想一想就放下了,而强迫症患者则会一直深陷其中。”
闫俊治疗过一个强迫症患者,她在帮孩子辅导功课时,脑子里会不由自主地想“为什么1+1=2”,去动物园的时候就会想“为什么人是猴子进化来的”。她说自己也知道这些都是被科学家证明和研究清楚的定论,但却控制不了自己的脑子,非要想清楚不可,不想清楚就很难受。
还有一个患者从事会计工作,他脑子里会突然出现保险柜被人撬开,里面的东西都丢了的画面。他自己也知道这是想象,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可是脑子里闪过这些画面的时候,他就非要去看看保险柜有没有被撬开。
强迫有时还可能是一种类似于“冲动”的感觉。闫俊的另一位患者在开车看到红灯时,就会有一种冲动,想一脚把油门踩到底,冲到马路对面去。他自己知道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并且也不会真的这样做,但脑子里总是出现这些冲动。
除了强迫观念,强迫还包括强迫行为。闫俊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强迫行为是指重复、刻板的外在行为、动作或内隐的精神活动,是患者为了减轻不快感或焦虑情绪而采取的自主行为。
闫俊举例说,有一个强迫症患者给自己设计了一整套锁门的仪式——必须先用钥匙向右转三圈,摁三下门把手,再使劲推一下门,告诉自己“弄好了”,然后才能下楼。一旦仪式中少了一个环节,他就会觉得门没有锁上。
另一个强迫症患者工作时会对某个数字反复核对,明明心里知道已经核对清楚了,但又总担心“万一不对怎么办”,于是又反复检查,直到最后自己也分不清到底结果对不对。
还有一个强迫症患者,每次就诊完都要向闫俊询问三遍,“闫大夫你确定听清楚我说什么了吗?”虽然他心里也知道大夫听得很清楚了,但必须询问三次后,才能放心离开。
还有某强迫症患者,每次走楼梯时都会产生强迫性的感觉异常,明明踩着一楼的地板,却总觉得自己踩的是地下室的地板。他还经常觉得衣服上有燃烧的火苗,因而不敢穿衣服,虽然他也知道这些都只是强迫症的表现。
闫俊总结说,强迫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重复”和“纠缠”。“重复”是指患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做一件事,而达成的效果与付出远远不成比例。“纠缠”指的是同一个想法或者念头在脑子里不断出现,明知过分或者毫无必要,却挥之不去。
强迫症并不是罕见疾病
临床上究竟是怎么诊断强迫症呢?闫俊告诉记者,临床诊断中,医生会请患者描述自己遇到的困难,脑子里的想法和感受,然后通过患者的言语和行为来作出判断。临床上还会使用一些常规量表对患者进行检测。最常用的量表叫耶鲁布朗量表。此外,也会借助一些辅助仪器。
闫俊说,强迫症被归类为神经症类疾病,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有很大不同,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因长期患有强迫症导致生活非常困难,出现抑郁情绪,因而出现强迫与抑郁并存的情况,这时就需要专业的精神心理医生进行诊断和鉴别。
“强迫症并不是罕见疾病,每100人中就有大约3人曾经得过或正患有强迫症。得了强迫症也不必太担心,只要积极治疗,70%-80%都会收获非常好的效果,可以达到临床痊愈。”闫俊说。
强迫症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大脑、基因、个性、处理压力的方式等众多因素,都可能构成病因。得强迫症并不是因为抗压能力不好,或者意志不够坚强,更不是因为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强迫症是一个综合疾病,因此强迫症的治疗也要与个体心理素质、精神压力、生长发育、大脑神经递质等综合因素结合进行。”
闫俊介绍说,强迫症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物理治疗。“药物治疗针对的是大脑有神经递质的改变。强迫的治疗与抑郁的治疗有很相近的地方,很多抗抑郁的药物也会用于强迫的治疗。不过,强迫治疗需要的时间要比抑郁治疗更长些,通常可能要花上几个月,甚至半年、一年的时间。最艰苦的阶段在最初1-3个月,需要在医生的密切关注下进行治疗,之后需要每个月定期复诊。心理治疗则需要患者了解自己的性格,学习应对强迫的方法。药物和心理同时进行,治疗效果会更加明显。物理治疗是在专科医院进行的。去专业医院进行评估,就会得到相应的治疗”。
并不是所有的强迫症状都是强迫症
闫俊认为,强迫症的发生一般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关。“过于执着、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容易出现强迫。因此需要适度调节自己的生活目标和需求。”强迫也与一个人应对生活压力的方式不当有关,“所以要学习一些让自己放松的疗法,例如正念疗法。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闫俊说,“避免大脑过度使用,避免过度纠结于某一件事情,或者对某些事情过度恐慌,这些都能帮我们积极地预防强迫疾病。 ”
最后,闫俊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强迫症状都是强迫症。“如果强迫的表现出现时间很短,对生活影响不大,那么可能只是出现了强迫症状,通过自我调节放松就可以解决。如果强迫的表现达到了严重的程度,出现频率很高,大概一天中占到一个小时以上,影响了正常生活,就需要去看专业医生。如果强迫的程度和状态都达到了符合疾病诊断的标准,这时就可能不只是强迫症状,而是强迫症了”。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关注联合国糖尿病日 为何“甜蜜”也会是一种危机? (2024-11-15)
- 预防“小眼镜”三部门出“新招” 来看相关解读 (2024-11-14)
- 流感高发期来临 这份家庭消毒攻略请收好 (2024-11-13)
- 中疾控建议:老年人、幼童尽早开展流感疫苗接种 (2024-11-07)
- 秋冬呼吸疾病高发 专家提醒“从老到小”均应开展肺健康守护 (2024-10-28)
- 乳腺癌容易盯上哪些人?科学预防乳腺癌 (2024-10-24)
- 如何防治诺如病毒感染?疾控专家给出5点提示 (2024-10-23)
- 天气渐凉 专家提示科学防治呼吸系统疾病 (2024-10-08)
- 全国高血压日:减盐控重 让血压不再“居高不下” (2024-10-08)
- 流感疫苗应该去哪里接种?需要注意什么? (2024-09-1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