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长关爱 安心前行”中国前列腺癌患者长期管理公益项目在京启动 |
![]() |
-- 改善前列腺癌患者长期管理,提升中国前列腺癌诊疗水平
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长期随访及管理,提升医生诊疗规范水平,同时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提高中国前列腺癌患者整体生存水平,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
提升前列腺癌患者的诊疗和长期管理质量,着力推广DTR(深度降酮)理念,规范睾酮管理行为,并提升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意识,使患者最终获益
10月11日,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CUDA)以及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CPHCF)共同宣布,“菲长关爱 安心前行 - 中国前列腺癌患者长期管理公益项目”今启动。该项目旨在提升前列腺癌患者的诊疗和长期管理质量,借助智能工具帮助临床医生优化前列腺癌患者管理,提升患者疾病自我管理意识,从而规范患者的长期治疗及依从性。该项目得到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益普生(Ipsen)支持。
“菲长关爱 安心前行”-中国前列腺癌患者长期管理公益项目启动仪式
前列腺癌发病率逐年提高,男性癌症杀手不容小觑
前列腺癌是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中国癌症中心流行病学统计显示,94%的前列腺癌患者为60岁以上老人[1]。该病进展缓慢,早期症状隐匿,因此在疾病早期阶段患者难以察觉患病,一旦前列腺癌开始快速生长或者扩散到前列腺外,病情就会较难治愈。
近年来,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而且30%-54%的患者初诊即为晚期及转移性疾病[2]。然而前列腺癌的诊断率和公众知晓率都明显低于国外,2007年10月进行的一项国内问卷调研显示:仅45.5%的患者知道什么是前列腺癌,仅26.8%的患者接受过PSA检测[3]。
患者有效的长期管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目前前列腺癌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是以药物去势治疗为主的ADT治疗,ADT治疗目前在中国有1月剂型,3月剂型,6月剂型也将加速在中国获批,可以更加方便患者的长期治疗和管理。
由于知晓率低、诊疗率低、患者依从性和自我管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国外。美国前列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7.4%,韩国与日本也都在90%左右,而中国仅为69.2%[4]。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CUDA)会长,周利群教授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副理事长(CPHCF)胡宁宁女士介绍:“此次患者长期管理公益项目,将从智能数字平台、规范睾酮管理、精准患者教育、提升治疗依从四方面下手,最终提升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响应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及《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实施方案》。”
规范睾酮管理,实现“深度降酮”
睾酮是男性最主要的雄激素,降低雄激素水平可抑制前列腺癌的生长,因此雄激素去除治疗(ADT)是局部进展期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监测血清睾酮可客观、动态低反应睾酮水平的变化情况,对ADT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其检测的临床意义可贯穿前列腺癌发病进展、治疗及预后整个过程。
《前列腺癌睾酮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推荐睾酮水平20 ng/dl可以作为判断前列腺癌治疗预后及生存获益的观察点[5]。监测睾酮水平指导ADT用药,与按日期给药相比可显著降低35%的治疗失败风险[6]。
通过DTR(深度降酮)即ADT治疗后睾酮水平< 20 ng/dl或更低,可显著带来包括改善总生存在内的以下获益:
- 显著降低生化复发及转移率,无进展生存率更高
- 显著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的总生存
- 显著延长进展至去势抵抗前列腺癌(CRPC)的时间,进展为CRPC后生存时间也越长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王建业教授
益普生(Ipsen)中国专科产品事业部副总裁黄慕淇先生表示:“前列腺癌是严重困扰世界男性健康的疾病。此次菲长关爱 安心前行-中国前列腺癌患者长期管理公益项目的启动,希望借助基金会、学术领域专家的力量,帮助临床医师进行患者管理,帮助前列腺癌患者提升疾病认知,给患者提供专家院外随访平台,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前列腺癌长期随访管理。益普生公司会继续推动前列腺癌领域的发展,积极为医务工作者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前列腺癌诊疗水平的发展,为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而努力。”
[1] Chen W,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6, 66(2) 115-132
[2] Chen W, et al. CA Cancer J Clin, 2016, 66(2) 115-132.;叶定伟, 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36
(5):342-345;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外科杂志.2018;56(9):646-652.
[3] . Ugochukwu UV, et al. Pan Afr Med J.2019;34:168.;朱刚, 等. 中华男科学杂志.2009;15(2):149-
152
[4] Claudia Allemani, et al. 2018 Mar 17;391(10125) 1023-1075.
[5]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中国前列腺癌联盟.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7,38(06):401-405
[6] .Blumberg JM, et al. Urology. 2011 Feb;77(2):412-6

- 相关报道
-
- 沈阳农业大学发表Nature子刊论文:生酮饮食能够抗疟疾 (2025-05-25)
- Cell:新研究揭示mRNA的m6A修饰协助调控细胞应激反应机制 (2025-05-25)
- 国产新药闪耀ASCO 2025 (2025-05-25)
- Nature Genetics:揭秘乳腺癌耐药性“幕后黑手”——APOBEC3如何推动肿瘤逃生? (2025-05-25)
- 《细胞》:长痛短痛都能治,能避免成瘾的新机制镇痛药来了 (2025-05-24)
- 全球制药创新指数TOP10出炉 (2025-05-24)
- 《自然·遗传学》:MSKCC团队发现,APOBEC3相关突变特征驱动乳腺癌耐药,可在乳腺癌早期或治疗前进行检测 (2025-05-23)
- 第一轮会议通知 (2025-05-23)
- STM:帕金森病治疗新突破!复旦/中科院团队发现,口服小分子MEK1/2抑制剂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α (2025-05-23)
- Nature Aging:付小龙/柴人杰/高建刚团队发现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治疗靶点 (2025-05-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