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创股份为疫苗超低温冷链运输提供智慧可视化监控方案 |
![]() |
继辉瑞和BioNTech传出疫苗利好消息后,11月16日,美国药企Moderna公司也宣布其三期试验疫苗有效性超94%。11月23日,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表示,已有多种候选疫苗取得研发进展,未来可能有不同种类的新冠疫苗可供使用。疫情研发的突破,以及BioNTech、辉瑞研制等疫苗需要-70℃的超低温保存条件,一时之间,超低温冷链运输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疫苗将迎来上市潮 超低温冷链运输成世纪使命
此前,曾有专家表示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全球将迎来新冠疫苗上市高潮。中国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疫苗有三条路线,包括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及重组蛋白疫苗,其中灭活疫苗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这一切都预示着疫苗冷链运输问题需要提早解决。
精创股份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疫苗只是冷链运输的一个需求细分市场。过去非标准的冷藏集装箱改装车辆存在安全隐患且有专业性差、运输效率较低的问题,距离满足长途生鲜冷链运输市场的标准化冷藏车依旧存在较大缺口。而超低温冷链运输对于冷藏车的要求更高,同时也需要冷链智慧化严格控制运输当中的每一个环节。
生物医疗低温存储市场成蓝海 温控设施设备是基础
此前,众多行业人士推算,疫苗研发成功后冷链运输市场的新增量在7.2倍以上,也就是说市场需求有望接近16000亿元。此外还有巨大的海外市场,全球的冷链运输需求将非常巨大。据预计2025年生物医疗低温存储市场规模可达2.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5.2%,高于全球增速,生物医疗低温存储市场成为一片崭新的蓝海市场。
不过,完备的温控设施设备是开展疫苗运输的基础,国内具有高标准的疫苗冷链物流体系、医药冷链产品的成熟解决方案、符合国家药品冷链物流资质规范的企业仅有江苏精创电气股份等少数几家企业。
精创股份致力于IoT解决方案,专注生命科学冷链物联网温控行业24年,并在美国、英国、巴西、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设有8个分子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1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拥有高新技术产品68项,著作权32项,在冷链物联网领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精创股份全球战略布局及创新研发实力
打造智能超低温冷链运输 精创冷云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
随着近年来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巨大的冷链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精创股向冷链物流的上游深入,实现冷链溯源化、产品信息化、自动化程度提高、降低冷链损耗及成本。通过实时数据打造精创冷云,将可视性和控制力涵盖整个冷链物流,以做出更快和更相关的反应,彻底革新了冷链物流业。
精创记录仪 安全安心之选
RCW-360
精创股份推出的RCW-360物联网记录仪可应用于-200℃的超低温环境,可直接应用于覆盖全场景的疫苗运输温度监控。可以在2G4GWiFi三种联网状态下提供实时无线温度监测,从而实现温度监测报警、远程在线实时查询、存储温度等功能。当疫苗处于运输途中时,可以非常便捷的查询到疫苗在运输过程当中的每一个状态,位置、温度等等。RCW-360 plus则支持LBS基站+GPS精准定位,实时监测运输轨迹,并支持短信、微信、邮件、APP四重报警方式。
精创RC-5系列温湿度记录仪可以用作疫苗温湿度记录仪,采用U盘式设计,可提供-30℃至-70℃内的温度监测,并可直接连接电脑,并可通过软件将数据报告导出,可支持32000组记录,设置10分钟记录一次,可连续记录7个月。可应用于疫苗仓储、实验室、冷藏运输、冷库等多种场景。
Tlog系列高精度温湿度记录仪
由于疫苗的储存可能需要用到干冰、液氮等形式进行保存,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相对更精准的Tlog系列疫苗-196℃记录仪来提供更高精度的温湿度监测,以确保疫苗的效力。以Tlog100EC为例,采用纳米级封装工艺,全新风腔设计,可实现全场景冷链覆盖,续航长达180天,可提供存储+使用共计2年的不间断使用。
精创冷云:合规、安全、透明;六大功能模块,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监测
专业人士表示,通过精创冷云可以实现设备管理、温湿监测、电量监测、设备控制、只能预警、项目管理等功能,并提供数据采集、通信、控制、大数据分析、透明监督等服务,为当下的疫苗冷链运输提供了场景化解决方案。
冷链物流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而此次的疫苗供应链将会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医药物流供应链之一。尽管有着精创冷云这样可以实现汇集冷链物流信息和各参与方需求的综合调度的物联网平台,让疫苗在信息互通、共享和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但是超低温冷链运输仍然存在着诸多挑战。这方面的实现,需要更多诸如精创股份这样科创企业的共同努力。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沈阳农业大学发表Nature子刊论文:生酮饮食能够抗疟疾 (2025-05-25)
- Cell:新研究揭示mRNA的m6A修饰协助调控细胞应激反应机制 (2025-05-25)
- 国产新药闪耀ASCO 2025 (2025-05-25)
- Nature Genetics:揭秘乳腺癌耐药性“幕后黑手”——APOBEC3如何推动肿瘤逃生? (2025-05-25)
- 《细胞》:长痛短痛都能治,能避免成瘾的新机制镇痛药来了 (2025-05-24)
- 全球制药创新指数TOP10出炉 (2025-05-24)
- 《自然·遗传学》:MSKCC团队发现,APOBEC3相关突变特征驱动乳腺癌耐药,可在乳腺癌早期或治疗前进行检测 (2025-05-23)
- 第一轮会议通知 (2025-05-23)
- STM:帕金森病治疗新突破!复旦/中科院团队发现,口服小分子MEK1/2抑制剂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α (2025-05-23)
- Nature Aging:付小龙/柴人杰/高建刚团队发现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治疗靶点 (2025-05-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