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型心肌病(HCM)新药!新一代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aficamten(CK |
![]() |
来源:原网站2022-02-26 00:16
2022年2月,国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授予aficamten突破性药物资格。该药为新一代口服小分子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可降低心肌收缩力,解决HCM心肌过度收缩问题。
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病(来源:urmc.rochester.edu)
2022年2月25日/Bion/-吉星药业的合作伙伴Cytokinetics近日宣布,红杉-HCM试验的第三期已经开始招募患者。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国际多中心研究,将用于症状性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NYHA III-IV)来评价阿非卡姆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CK-3773274,CK-274)。
Aficamten是新一代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用于治疗HCM。此前,美国已批准aficamten突破性药物鉴定(BTD)用于症状性oHCM。2020年7月,吉星药业与Cytokinetics签署独家许可协议,获得研发权;aficamten在大中华区的研发和商业化权利。2022年2月,济兴药业宣布,中国国家医药产品监督管理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授予aficamten治疗症状性oHCM的突破性药物鉴定。
红杉-HCM是基于红杉-HCM测试的积极结果,这是aficamten的第二阶段评估。数据显示,阿非康坦治疗10周后,患者左室流出道平均压力梯度(LVOT-G)和瓦尔萨尔瓦动作后平均LVOT-G均明显低于基线,且未出现治疗中断或中止,也未出现任何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心肌异常增厚(肥大)的疾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肌增厚导致左心室内部变得更小更硬,因此心室变得更不能够放松和充满血液。这最终限制了心脏的泵送功能,导致劳力性呼吸困难、疲劳、胸痛、晕厥/先兆晕厥和运动能力有限。少数HCM患者处于疾病进展的高风险中,这些疾病可能导致由心房颤动、中风和心律失常引起的死亡。目前,没有批准的治疗方法可以直接解决HCM病固有的高收缩性。
Aficamten是一种正在研究中的选择性小分子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通过综合化学优化,提高药物治疗指数和药代动力学特征,aficamten可以成为潜在的新一代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Aficamten减少每个心动周期中产生肌球蛋白的活跃横桥的数量,从而抑制与肥厚型心肌病相关的过度心肌收缩(HCM)。
在临床前模型中,aficamten可以在独特的选择性变构结合位点直接与心肌肌球蛋白结合,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阻止肌球蛋白收缩。Aficamten的新药开发项目旨在评估其改善运动能力、缓解疾病症状的治疗潜力以及对HCM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长期影响。
红杉HCM是一项针对有症状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随机、安慰剂对照、多中心、双盲3期研究。大约270名符合条件的患者将随机接受aficamten或安慰剂治疗,剂量为1,333,601,持续24周。使用超声心动图指导剂量滴定,以递增的方式给予5、10、15或20 mg阿非坎滕或匹配的安慰剂。红杉HCM计划通过灵活的给药方案调整患者的剂量,从而实现个性化治疗,最大限度发挥aficamten的治疗效果。
红杉-HCM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心肺运动试验(CPET)测定的最大摄氧量(pVO2)从基线到第24周的变化,评价阿非坎滕对症状性oHCM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次要终点包括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临床综合评分(KCCQ-CSS)从基线到第12周和第24周的变化,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的患者比例,Valsalva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力梯度(LVOT-G)的变化,Valsalva后LVOT-G为30mmhg的患者比例和CPET期间总工作量的变化。(100yiyao.com 100医疗网)
原始来源:
版权声明
本网站标注“来源:百医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百医网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承担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百医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随时阅读、评论、分享百医网APP。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GLP-1新战场:礼来、信达、恒瑞再交锋 (2025-09-13)
- Nature Methods:解锁细胞宇宙的“星图”——scvi-hub如何将海量单细胞数据“浓缩”到你的笔记本电脑里? (2025-09-13)
- 为什么精子会“跑不动”?大阪大学揪出两大关键蛋白:CFAP91搭起“运动支架”,EFCAB5调控“冲刺力”,男性生育有了新靶点 (2025-09-12)
- 突破!肺癌细胞转移大脑后竟会与神经元“串通”!Nature 新研究揭致命机制,抗癫痫药或成新希望 (2025-09-12)
- J Neurochem:肠道与大脑的“对话”——科学家揭秘机体慢性疼痛的神经通路 (2025-09-11)
- 母亲高血糖,影响后代生育能力,黄荷凤院士团队等揭示背后的表观遗传机制 (2025-09-11)
- STTT:韩国科学家发现减轻大脑氧化应激损伤、减少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新方法! (2025-09-11)
- 《癌症研究》:橄榄油吃太多,乳腺癌易挪窝!美国科学家发现,富含橄榄油的高脂饮食,会促进三阴性乳腺癌肺转移 (2025-09-11)
- 减重竟还能减痛?!EJN:饮食质量提升 22%,慢性疼痛率直降一半,体脂变化竟不是关键 (2025-09-11)
- 肠道菌群还能操控皮肤炎症?清华大学最新Immunity论文,揭示肠道菌群代谢物驱动银屑病炎症的机制 (2025-09-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