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早期肺癌新辅助(术前)免疫治疗方案!Opdivo期化疗可显著提高无事件生存率(EFS)! |
![]() |
来源:100医疗网原创2022-04-20 16:48
Opdivo化疗已获FDA批准,是第一个用于可切除NSCLC患者的新辅助(术前)免疫疗法。
2022年4月12日/100医学网BIOON/-百时美施贵宝(BMS)近日在2022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NCT02998528)上公布了抗PD-1疗法Opdivo(通用名:nivolumab,Nivolumab)的CheckMate-816三期试验
这是一项在可切除IB-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进行的随机、开放、多中心试验,不考虑PD-L1的表达状态。在试验中,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Opdivo化疗方案(每3周1次,共3次)、化疗(每3周1次,共3次)和新辅助(术前)治疗,随后进行手术。该试验的主要终点是完全病理反应(pCR)和无事件生存率(EFS)。PCR定义为:根据盲法独立病理检查和评估,切除组织中无癌细胞存在的证据。EFS被定义为疾病没有进展或复发的存活时间。
根据会上公布的数据,用于术前治疗时,最短随访期为21.0个月。与化疗相比,Opdivo化疗显示EFS显著改善,显著降低疾病进展、复发或死亡的风险37%(HR=0.63;97.38% ci :0.43-0.91;p=0.0052).Opdivo化疗组和化疗组的中位EFS分别为31.6个月和20.8个月。
此外,虽然总体生存期(OS)数据不成熟,分析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但与化疗组相比,Opdivo化疗组具有良好的早期OS结果(HR=0.57;99.67%CI:0.30-1.07).两年后,Opdivo化疗组83%的患者存活,而化疗组为71%。试验将继续跟踪OS。
已发表的pCR主要终点数据显示,与化疗组相比,Opdivo化疗组的pCR显著增加(24% vs 2.2%),无论PD-L1表达水平、组织学还是疾病分期,pCR均显示出一致的改善。在本试验中,新辅助Opdivo联合化疗的安全性与以前的报告一致,在EFS分析中没有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
CheckMate-816代表了免疫疗法的第一个3期试验,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辅助治疗中取得了阳性结果。数据显示,与化疗相比,Opdivo化疗显著提高了可切除IB-III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事件生存率(EFS)和病理完全缓解率(pCR)。
2022年3月,基于CheckMate-816试验结果,FDA批准Opdivo联合含铂双药化疗,每三周给药一次,共三个周期,用于可切除(肿瘤4cm或淋巴结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年患者的新辅助(术前)治疗,无论PD-L1状态如何。
Opdivo化疗也标志着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术前)治疗的第一个基于免疫疗法的治疗方案。此前,基于Opdivo的免疫疗法组合已被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和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Opdivo行动机制(资料来源:ono-pharma.com)
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癌的两种主要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占肺癌诊断的84%。非转移性病例占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大多数(约60%)。虽然许多非转移性NSCLC患者通过手术治愈,但仍有30%-55%的患者在手术切除后复发并死于疾病。因此,有必要在术前(新辅助)和/或术后(辅助)给予治疗方案,以改善长期预后。
目前,在NSCLC早期,百时美施贵宝及其合作者正在探索免疫治疗在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和围手术期治疗中的应用,以及放疗和化疗的联合应用。在新的辅助治疗环境中使用免疫疗法有两个科学依据:(1)它提供了治疗在体内扩散而未被发现(隐蔽转移)的癌细胞的最早机会;(2)在免疫治疗过程中,肿瘤的存在可能会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这可能会使原发性肿瘤的治疗更加有效。
Opdivo属于PD-(L)1肿瘤免疫疗法,旨在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来抗癌和杀死癌细胞。它有潜力治疗各种类型的肿瘤。迄今为止,Opdivo已在全球范围内被批准用于多种癌症适应症。
在中国,Opdivo(奥迪沃)于2018年6月获批上市,成为中国市场首个获批的免疫肿瘤(I-O)治疗药物。目前已被批准用于多种适应症。(100yiyao.com 100医疗网)
原始来源: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料,版权归100医学网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文章。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都在使用100医疗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GLP-1新战场:礼来、信达、恒瑞再交锋 (2025-09-13)
- Nature Methods:解锁细胞宇宙的“星图”——scvi-hub如何将海量单细胞数据“浓缩”到你的笔记本电脑里? (2025-09-13)
- 为什么精子会“跑不动”?大阪大学揪出两大关键蛋白:CFAP91搭起“运动支架”,EFCAB5调控“冲刺力”,男性生育有了新靶点 (2025-09-12)
- 突破!肺癌细胞转移大脑后竟会与神经元“串通”!Nature 新研究揭致命机制,抗癫痫药或成新希望 (2025-09-12)
- J Neurochem:肠道与大脑的“对话”——科学家揭秘机体慢性疼痛的神经通路 (2025-09-11)
- 母亲高血糖,影响后代生育能力,黄荷凤院士团队等揭示背后的表观遗传机制 (2025-09-11)
- STTT:韩国科学家发现减轻大脑氧化应激损伤、减少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新方法! (2025-09-11)
- 《癌症研究》:橄榄油吃太多,乳腺癌易挪窝!美国科学家发现,富含橄榄油的高脂饮食,会促进三阴性乳腺癌肺转移 (2025-09-11)
- 减重竟还能减痛?!EJN:饮食质量提升 22%,慢性疼痛率直降一半,体脂变化竟不是关键 (2025-09-11)
- 肠道菌群还能操控皮肤炎症?清华大学最新Immunity论文,揭示肠道菌群代谢物驱动银屑病炎症的机制 (2025-09-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