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揭示了真菌抗菌肽调节昆虫表面微生物群的机制 |
![]() |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王承书在《ISME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真菌防御素抑制入侵微生物促进寄生虫感染》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球孢白僵菌通过分泌抗菌肽抑制昆虫表面微生物群,从而促进真菌穿透昆虫壁感染的现象和机理。
与昆虫肠道微生物群不同的是,人们对昆虫表面微生物群的组装和功能还不够了解。研究小组前期对黑腹果蝇的研究发现,黑腹果蝇体表的微生物群主要是由其粪便/肠道细菌组装而成,并随着年龄的延长在黑腹果蝇体表迅速扩展,从而拮抗病原真菌的感染(iScience,2022)。针对昆虫这种新的抗菌防御模式,他们发现具有广谱杀虫活性的金龟子绿僵菌可以合成一种三萜类化合物——烟曲霉,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抑制体表细菌,从而促进金龟子绿僵菌感染宿主(微生物谱,2022)。
与金龟子绿僵菌不同,球孢白僵菌等昆虫病原真菌不含烟酸合成基因簇,但其基因组编码几个潜在的抗菌肽基因。本文对球孢白僵菌编码的四个抗菌肽基因进行了基因缺失、生物测定、抗菌肽表达和抗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类防御素抗菌肽基因BbAMP1的缺失显著影响了球孢白僵菌的杀虫毒性。抗菌肽基因在芽孢形成阶段高表达,成熟分泌后位于细胞表面,并能分泌到液体环境中。抗菌活性试验表明,BbAMP1成熟肽只能显著抑制革兰氏阳性菌(G)的活性。抗菌肽处理能引起G菌细胞裂解,对不同酵母菌也有抑制活性。
果蝇分离菌的竞争抑制实验表明,与野生型菌株相比,BbAMP1基因缺失突变体的孢子萌发受到不同G菌的显著抑制,体壁穿透能力显著受损。果蝇微生物组分析表明,与野生型和基因过表达菌株不同,经BbAMP1缺失突变体处理后,果蝇体表革兰氏阴性菌数量显著增加,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
本研究证明,昆虫病原真菌编码的抗菌肽可以作为杀虫毒力相关的新基因,在昆虫病原真菌表面介导细菌和昆虫宿主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
抗菌肽BB 1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华中科技大学刘熙秋团队阐述体外人工ECM的生物物理性质介导肿瘤细胞的可塑性 (2023-03-24)
- 复旦大学研究者揭示了调节肿瘤微环境治疗乳腺癌新方法 (2023-03-24)
- 《科学·免疫学》:科学家首次证实,神经系统也是过敏性休克的幕后推手! (2023-03-24)
- Nat Immunol (2023-03-24)
- 《细胞·代谢》:肝脏自带“不上脑的解酒药”!科学家发现肝脏可分泌FGF21,作用于大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加速酒精中毒症状恢复 (2023-03-24)
- 蓝藻细胞生物学研究获进展 (2023-03-24)
- 书法活动带来心流体验并激发愉悦感的神经心理机制获得进展 (2023-03-24)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研究者们揭示了调节肿瘤微环境中的自然杀伤细胞数量的新机制 (2023-03-23)
- 药明康德:2022年细胞及基因CTDMO营收13亿元 (2023-03-23)
- Nature:揭开癌细胞中线粒体的关键功能,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策略 (2023-03-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