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企业新闻 > 中小连锁加速抱团!“野蛮生长”只为并购加码?

中小连锁加速抱团!“野蛮生长”只为并购加码?

  近日,江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关于支持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发展的意见(试行)》(简称《意见》),推出15条举措支持鼓励全省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发展。

 

  《意见》中提到,15条举措集中围绕在提升药品零售连锁率和规范化水平方面,重点支持大型批发企业、大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集团通过多种形式整合单体药店,允许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实施“多仓协同”,支持同一零售连锁企业门店之间按需相互调拨药品。

 

  此外,《意见》还提出要支持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在大型公共场所内开设24小时自动售药机,支持连锁超市销售乙类非处方药,方便群众购药。支持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开展执业药师远程药学服务及审方业务,鼓励药品零售连锁总部设立远程药学服务中心。支持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数据电子管理,鼓励连锁企业采用“互联网+”销售方式销售药品,推行慢性病处方留存制度,实现便利服务。

 

  在各地政策的支持下,各头部连锁在规模扩张时更加便利。不过,业内已经开始观察到,部分原本只有几家门店的中小型连锁药店,在短短几年内迅速“抱团”,实现扩张到几十家或上百家门店的快速发展,虽然门店数量、业务体量短时间迅速增大,但没有真正实现利润增长,甚至很多门店处于亏损状态。

 

  市场对此不无担忧:中小连锁、单体药店短时间“抱团”扩张,究竟是为了改善经营,还是仅仅为了做大规模而被并购?

 

  “大鱼吃小鱼”

 

  中小连锁盲目扩张

 

  在江西省中发布的《意见》中明确提到了一系列的大型连锁利好支持政策:

 

  一、支持药品批发企业按照批零一体的经营方式申领药品连锁零售《药品经营许可证》,鼓励药品批发企业以现有所属零售药店为依托或者兼并单体零售药店等方式,组建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支持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以兼并、重组、加盟等形式,整合其他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或单体药店。

 

  二、鼓励大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集团通过多种形式整合单体药店,规范药店经营管理,加大对药店日常用药品类的配置力度,确保最后一公里终端的药品供应安全。放宽乙类非处方药零售企业在农村偏远地区的申办条件,营业场所面积由不少于20平方米调整为不少于15平方米,保障偏远地区居民基础用药可及。

 

  三、同一法人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以收购、合并、加盟或者控股等方式并购其他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可直接变更所并购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旗下门店并注销并购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总部的《药品经营许可证》。

 

  ……

 

  事实上,已有多地就支持连锁整合,支持零售药店连锁化、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布了相关的政策办法或意见。早在2022年初,广东省药监局就印发了《广东省药品零售连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支持零售药店连锁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支持单体药店加盟连锁企业。

 

  有业内人士分析,相较中小连锁及单体药店,各头部连锁在人才把控方面面向院校合作,吸引大量专业学生毕业就业,因此在执业药师数量、职工数量及职业药师单店配比能力有着极大的优势。在规模化扩张,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下,药店经营向头部大型连锁集中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

 

  可是,在如今行业准备向头部大型连锁品牌看齐之际,中小型连锁的扩张乱象引发了业内关注。

 

  《医药经济报》新媒体中心曾向多家头部零售连锁品牌,如益丰、大参林、北京同仁堂等进行走访调研。根据走访结果所得,除同仁堂外,多家连锁品牌均表示,目前企业销售增长主要来源于门店扩张,其中以直营门店为主,部分企业直营店比例超90%;除了正常开设门店外,企业更向各中小连锁并购,实现区域范围的快速扩张。

 

  也有业内人士发现,部分中小连锁快速扩张并非为了市场生存和门店盈利,之所以想尽办法吞并地区内的小型连锁和单体药店,仅仅是为了在快速扩展门店规模后,好与大型连锁谈判,争取更好的并购出价。

 

  反观如大参林、益丰、一心堂这样的头部连锁,可谓“财大气粗”。2022年前三季度,大参林营业总收入就达到了约148.2亿元,净利润约有9.23亿元;益丰大药房营业总收入约133.5亿元,净利润约有9.17亿元;一心堂营业总收入约为120.3亿元,净利润约为6.75亿元。

 

  对于这些头部连锁来说,门店销售占了他们财报业绩的大头,如果想要提升业绩表现,就必须快速增加门店,从而提升销售额。有自身资本能力加持,选择并购实现快速扩张显然是更好更快的选择。

 

  对于大型连锁品牌来说,每次兼并重组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去走访、审核、谈判和验收,收购目标的规模大小也成了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继而就出现了,中小连锁并购单体药店,大型连锁在并购中小连锁的“大鱼吃小鱼”现象。

 

  “资本游戏”野蛮生长

 

  并购乱象需反思

 

  资本介入,并购之风盛行,一下也扰乱了原本决定坚守一线的老板们的决心。是继续不忘初心,服务当地百姓,做大做强?还是顺应时势,将辛苦孵化的成果,换做真金白银?

 

  《医药经济报》新媒体中心曾采访过一位乡村地区小型连锁品牌负责人,他表示:“为了对抗周边区域越来越多的连锁药企,他拉拢了周边区域的单体药店成立了联盟品牌,依靠本地‘感情牌‘和专业中西医知识建立起区域思域流量,乡亲们病痛会首选他们的药店,但周边大型连锁越来越多,凭借DTP药房、双通道药房、医保支付的渠道优势,不断侵蚀他们客流市场,期间不断的有中大型连锁品牌上面想要商讨收购事宜,一点一点的打破了坚守想要做大做强的决心。”

 

  事实上,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只要需求在就不断会有这样的“职业”连锁人去经营门店扩张,去求并购。

 

  业内观点认为,基于国内老龄化加速、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等客观因素,国民的医药需求仍然旺盛,对健康保健商品和专业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医药零售市场整体规模有望持续增加。连锁药店兼具零售和医药的双重属性,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本助推之下,行业剧烈洗牌,马太效应突显。在这个紧要关头,要想抓住机遇,保持有利地位,唯有练好内功。

 

  专家表示,本质上,并购扩张对零售药店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是一个双赢的生意。被收购的连锁药店往往没有能够做好真正连锁经营的准备,收购它的大型连锁药店则需要下定决心,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去全过程管理及经营,而不是简单扩充门店。

 

  另一方面,零售连锁实现规模化向大型头部品牌靠拢也有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帮助供应、仓储、配送等一系列供应链、销售链更加规范化整合。对药品零售市场来说,大型连锁药店的优势就在于上游厂家的产品渠道和现代化的管理流程,个别企业甚至本身就在供应链中还充当着批发商或生产商的角色(如华润系、国药控股、上药等)。而中小型连锁药店的劣势就是产品线的缺失和管理模式的陈旧。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有市场。

 

  “职业”连锁扩张事宜本身并不违反法律条规,因而要减少这种乱象,需要靠的是头部连锁企业的共同努力,在并购过程中,多做实地调研,了解目标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不能一味的为了扩张而并购,进而引发市场乱象。这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不利的同时,对实行并购事宜的头部连锁来说,收购回来的门店也会影响其业绩的利润率——增收不增利。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