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药”烟酰胺被拉下神坛,对25项临床试验的分析显示,补充烟酰胺核苷几乎没有临床效果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3-08-02 14:34
这项对现有的烟酰胺核苷(NR)人体临床试验报告的系统分析表明,口服NR并未显示出在抗衰老、延长寿命,以及代谢相关临床益处,其中一些临床试验报告还存在夸大和过度解释的倾向。减缓衰老,延长寿命,是许多人的愿景,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的各项身体机能(力量、灵活性、脑力等等)会不可避免的不断衰弱。这不仅仅影响到个人,也给公共医疗乃至社会造成重大负担。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生物体氧化还原反应中非常重要的辅酶,在包括代谢、衰老、细胞死亡、DNA修复和基因表达在内的各种生物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NAD+的稳态平衡被破坏,导致其含量显著下降,这与年龄相关的缺陷有关。
不少研究表明,补充NAD+或NAD+的前体物质,例如 -烟酰胺单核苷酸(NMN)、烟酰胺核苷(NR),在小鼠模型中,能够显著逆转衰老,延长寿命。虽然其效果尚未得到临床证实,且价格高昂,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李嘉诚、巴菲特等富豪不仅服用NMN,还巨额投资了相关研发生产公司。这也导致了相关保健品的热销,甚至被称为 长生不老药 。
近日,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What is really known about the effects of nicotinamide riboside supplementation in humans的综述论文。
烟酰胺核苷(Nicotinamide Riboside,NR)是重要的辅助因子NAD+的前体,在多项临床前研究中发现具有代谢益处。2016年进行了首次NR的临床试验,以测试其作为人体补充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后进行了一系列相关临床试验,旨在描述其对人类代谢健康和严重疾病的益处。
在这篇综述论文中,论文作者总结了目前已发表的25项关于人类烟酰胺核苷(NR)补充剂的临床试验。总体来说,口服烟酰胺核苷(NR)补充剂显示出很少的临床相关效果,并且在这些结果存在夸大的倾向。
当然,论文作者也没有彻底否定烟酰胺核苷(NR),他们在文章中指出,NR可能在减少炎症状态中发挥作用,可能在严重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潜力。
NR(烟酰胺核糖苷),NMN( -烟酰胺单核苷酸),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并伴随一系列生理缺陷
在这篇综述论文中,论文作者依次分析了这25项烟酰胺核苷(NR)补充剂的人体临床试验。
该综述纳入的临床烟酰胺核苷(NR)临床试验
分析结果显示,烟酰胺核苷(NR)补充剂的人体临床试验,特别是那些与代谢相关的试验,并没有带来临床相关益处。
自2016年第一项探索性烟酰胺核苷(NR)人体临床试验报告发表以来,到目前仅过去了大约7年时间,从那时起,许多相关研究都侧重于安全性,使用小样本量,参与者总体上是健康的(某些情况下是老年人或肥胖者)。在这些临床试验中,烟酰胺核苷(NR)的唯一可重复的有益作用是减少全血或细胞中的炎症标志物。此外,口服NR补充剂多次显示可增加全血中NAD+及其一系列相关代谢物,偶尔也会增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
不幸的是,NR在血液以外的其他组织中促进NAD+的数据目前仅限于肌肉和大脑,虽然关于大脑的报告非常鼓舞人心,值得进一步研究,但没有迹象表明口服NR增加肌肉NAD+水平。
此外,该综述论文作者还表示,一些烟酰胺核苷(NR)人体临床试验报告有夸大和过度解释的倾向,例如,在其中一些报告中,NAAD、MeNAM、Me2PY和Me4PY水平的升高被认为是NAD+代谢增加的指标,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口服NR后主要的循环NAD+前体是烟酸(NA)和烟酰胺(NAM),NAM原则上可以被回收并纳入NAD+库,但它也可以直接甲基化并排出体外,后者似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发生,因为尿液中MeNAM、Me2PY和Me4PY的增加是确定的,并且在补充NR后不久就发生了。这对于肌肉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虽然NAM被有效地吸收到肌肉中,但它不易转化为NAD+。因此,在肌肉中观察到的MeNAM、Me2PY和Me4PY的增加更可能表明需要排泄的NAM过载,而不是NAD+通量的增加。同时,NA可以通过各种组织中的Preiss-Handler合成途径进入NAD+库,但NA在肌肉中的利用率很低或根本不存在。
烟酰胺核苷(NR)的多项临床前研究显示,其改善了肌肉中的线粒体功能,但这一结果并未在人体临床试验中复现。
总的来说,这项对现有的烟酰胺核苷(NR)人体临床试验报告的系统分析表明,口服NR并未显示出在抗衰老、延长寿命,以及代谢相关临床益处,其中一些临床试验报告还存在夸大和过度解释的倾向。但论文作者也没有彻底否定NR,他们在文章中指出,NR可能在减少炎症状态中发挥作用,可能在严重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潜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细胞·代谢》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提供全新视角 (2025-07-14)
- Cell综述:生成式AI,开启医学新时代 (2025-07-13)
- Nature Biotechnology:血液中的“肠道私语”——一种颠覆性的癌症检测方法正在浮现 (2025-07-13)
- 《JAMA》子刊:APOE ε4又“作妖”!耶鲁大学团队发现,携带APOE ε4的房颤患者服用抗凝药,颅内出血风险升高2倍 (2025-07-13)
- GUT:厦门大学最新研究发现,铁结合蛋白PIR驱动炎症恶性循环、促进肝癌进展! (2025-07-13)
- 化疗耐药不再无解?复旦大学提出胰腺癌治疗有效、协同新策略 (2025-07-13)
- 上海科技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 (2025-07-13)
- 中国学者连发4篇Cell论文,登上Cell期刊封面 (2025-07-12)
- STTT:重医大/中大团队发现,伊立替康可以破肿瘤乳酸化的局,让肿瘤重新对蒽环类药物敏感! (2025-07-12)
- 复旦×上海交大合作最新Science论文:首次进行小胶质细胞替换临床治疗,成功阻断致命脑疾病进展 (2025-07-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