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医学》:三英战肠癌!双免疫+化疗方案治疗RAS突变晚期肠癌有效率超60% |
![]() |
来源:奇点糕 2023-08-13 19:49
总而言之,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化疗组成的联合方案,用于不可手术的MSS型CRC患者确实疗效不错,希望该方案能够进一步走向临床III期研究,并尽量实现安全性和精准性的优化啦。近日,法国研究者们在《自然 医学》发表了一项临床I/II期研究成果,首次揭示由PD-L1抑制剂(度伐利尤单抗)+CTLA-4抑制剂(tremelimumab)组成的双方案+标准化疗,一线治疗携带RAS突变的MSS型晚期CRC客观缓解率(ORR)高达64.5%,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2个月。
双免疫方案在ORR和PFS两项关键疗效指标上,都显著优于既往化疗或免疫单药治疗用于MSS型晚期CRC的表现,且研究者们还对患者转录组学情况、免疫微环境特征等展开了深入分析,相关信息有望在未来指导更的CRC免疫联合治疗。
论文首页截图
本次研究共纳入了57例不可手术切除的RAS突变型晚期CRC患者,其中51例接受了微卫星状态评估,48例为MSS型并组成后续疗效分析集。由于研究的联合治疗用药较多(双免疫+mFOLFOX方案),3-4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达67%,且有7例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药,但绝大多数不良事件都被判定为化疗相关。
研究主要终点设定为疗效分析集患者3个月时的PFS率,双免疫+化疗方案交出的数字是90.7%,显著优于研究者预计的70%,患者12个月PFS率则为26.9%,同时64.5%的ORR也达到了次要疗效终点,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则是8.5个月。
在总生存期(OS)方面,中位随访时间达36个月时,全部患者的中位OS尚未达到,12和24个月OS率分别为81.1%和57.6%。而截至此次分析Cut-off时,仍有8例患者处于治疗后的完全缓解状态,生存时间有望再创新高。
患者PFS、OS等疗效指标情况
双免疫+化疗方案的优异表现,无疑值得进一步深度探索,那么有哪些临床特征、基因变异和生物标志物,能够用来指引双免疫+化疗方案的使用呢?
首先在基因变异方面,仅肿瘤突变负荷(TMB)有一定的疗效预测价值,TMB 5.8个/Mb与患者PFS较长显著相关(HR=0.41),但这一结论未能在外部数据库资料(如TCGA)中得到验证,而KRAS、TP53等共突变则与PFS无显著相关性。
基因变异及相关标志物与疗效的相关性
转录组学分析则显示,双免疫+化疗方案要想大展拳脚,需要免疫细胞的充分浸润、吸引T细胞的趋化因子发挥作用,此外肿瘤中的间质成分也应较少,如CTLA-4的mRNA在肿瘤微环境中高表达,是唯一与PFS较长相关的免疫特征预测指标。
转录组学分析标志物与疗效的相关性
免疫组化检测的PD-L1表达水平(PD-L1 CPS),与患者预后并无显著相关性,但CD8+T细胞浸润到肿瘤核心部位,且PD-L1组织化学评分(H-score)较高,就与患者PFS较长有关。
此外,炎性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iCAFs)往往对抗应答不利,因此研究者们通过分析证实,iCAFs表面特异性高表达的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水平较低,也预示着患者的PFS较长。
而未对双免疫+化疗方案治疗应答的患者,肿瘤间质中普遍存在更多的I型胶原(COL1),它们可能充当了阻止免疫细胞浸润的屏障,因此COL1也可作为预测疗效标志物的一部分(CD3+/COL1比值,因应答患者肿瘤中多见CD3+免疫细胞)。
免疫组化分析情况
总而言之,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化疗组成的联合方案,用于不可手术的MSS型CRC患者确实疗效不错,希望该方案能够进一步走向临床III期研究,并尽量实现安全性和精准性的优化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ure Materials:清华大学喻国灿/程功等开发新型LNP,不在肝脏蓄积,让mRNA疫苗更安全、更高效 (2025-08-06)
- Nature头条:超加工食品让减肥更加困难,还会影响心血管代谢健康 (2025-08-06)
-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发表最新Cell论文 (2025-08-06)
- STM:中山大学团队找到肠癌“照妖镜”,首次发现抑制SIRT2可以让肠癌细胞“现身”! (2025-08-05)
- Nature:王者换代?AI设计的OpenCRISPR-1正式挑战Cas9霸主地位,开启基因编辑新范式 (2025-08-05)
- Cell:顾名夏/苗一非/郭敏哲团队,在同一个球状体中实现肺和肠道类器官的血管化,成功构建多谱系类器官 (2025-08-05)
- 《细胞》:中美团队首次发现,分泌蛋白AOAH可以解除肿瘤对T/树突细胞的免疫抑制! (2025-08-05)
- Nature子刊:仅仅看到病人,大脑就会激活免疫系统,让身体提前做好防御准备 (2025-08-04)
- 困扰韦东奕的牙周问题有救了?王松灵院士团队发表牙髓干细胞治疗牙周炎的临床试验数据 (2025-08-04)
- Cell子刊:赖仞团队揭示高脂饮食通过肠道细菌促进血栓形成的新机制 (2025-08-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