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ACS Nano:李亚平团队构建三元协同纳米粒,攻破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抑制网络

ACS Nano:李亚平团队构建三元协同纳米粒,攻破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抑制网络

来源:生物世界 2023-09-18 11:04

研究团队首先合成了pH敏感的两亲性聚(β-氨基酯)衍生物,并用其构建了共递送MDSC抑制剂恩替诺特(ENT)和PD-1/PD-L1抑制剂BMS-1的胶束(BEM)。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亚平课题组在ACS Nano期刊发表了题为:Breaking tumor immunosuppressive network by regulating multiple nodes with triadic drug delivery nanoparticle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构建了具有级联酸敏感的三元协同纳米粒,其可同时重编程TAM、抑制MDSC和阻断PD-1/PD-L1通路,以TAM、MDSC、CD8+ T细胞为直接调节靶点,利用瘤内网络的串扰实现对NK细胞、树突状细胞和Treg的间接调节,从而全面激活固有和适应性抗应答。

三元协同纳米粒BEN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治疗三阴性

研究团队首先合成了pH敏感的两亲性聚( -氨基酯)衍生物,并用其构建了共递送MDSC抑制剂恩替诺特(ENT)和PD-1/PD-L1抑制剂BMS-1的胶束(BEM)。随后,将BEM与清道夫受体A(SR-A)的配体硫酸葡聚糖(DXS)通过静电吸附形成复合纳米粒BEN。BEN具有级联酸敏感性,即在pH 7.4时稳定、pH 6.8时DXS外壳脱落、pH 5.5时胶束解离。

研究发现,BEN可以实现有效的CAPIR(循环、蓄积、渗透、摄取、释放)过程。带负电的BEN在体内血液循环中保持稳定,有效延长药物半衰期,并通过被动靶向作用在肿瘤部位蓄积。在肿瘤弱酸性微环境中,DXS从BEN上解离,阻断TAM上的SR-A并诱导其向促炎的M1型分化。暴露出的BEM带正电,有利于瘤内渗透和细胞摄取,在溶酶体的酸性环境中,载体聚合物由两亲性变成亲水性,从而导致BEM解离,释放出BMS-1和ENT以阻断PD-1/PD-L1和抑制MDSC。

此外,在三种免疫调节药物的协同作用下,BEN重塑了肿瘤免疫微环境,提高瘤内巨噬细胞M1/M2比例、NK细胞数量和CD8+ T细胞数量,下调MDSC和Treg,有效激活固有和适应性抗肿瘤免疫反应,并诱导抗肿瘤免疫记忆,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转移和复发。

上海药物所博士研究生颜雯璐为第一作者,李亚平研究员、尹琦研究员及临港实验室郎天群博士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 扬帆计划 等项目的资助。张江实验室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和上海药物所冷冻电镜研究中心也在实验中予以支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