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百年神药”阿司匹林新作用!最新研究:低剂量服用,患糖尿病风险显著降低15%!还能抗癌,但要注意...

“百年神药”阿司匹林新作用!最新研究:低剂量服用,患糖尿病风险显著降低15%!还能抗癌,但要注意...

“百年神药”阿司匹林新作用!最新研究:低剂量服用,患糖尿病风险显著降低15%!还能抗癌,但要注意...

来源:100医药网原创 2023-09-20 15:31

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不断与疾病抗争的历史。而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的出现,为减少人类死亡和延长整体寿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在经历了多年的捶打之后,

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不断与疾病抗争的历史。而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的出现,为减少人类死亡和延长整体寿命,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 真金不怕火炼 ,在经历了多年的捶打之后,这些药物依然受到广泛使用,仍在药坛 闪闪发光 。其中之一,便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又称乙酰水杨酸,由德国化学家费利克斯 霍夫曼于1897年首次制备而成,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作为首个被发现的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物。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消耗的阿司匹林约5万吨,合药片1200-5000亿片,甚至在临床上被称为 万能药 。

图源:人卫药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了阿司匹林的新临床用途,比如治疗痛风、弥散性内凝血、代谢性肥胖、及其周围神经病变、腹泻等等。

此外,最新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可能还具有癌症、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 宝盒 也在被慢慢揭开,因此喊阿司匹林一句 神药 也不为过吧?

低剂量阿司匹林

能使患糖尿病风险降低15%

一直以来,阿司匹林作为最广泛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血小板药,而为人们熟知。但万万没想到,该药物还能进军2型糖尿病治疗界,与另一 神药 抢位置?

今年的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年会上,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Sophia Zoungas教授领导下的新研究表明,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使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即每天100mg,可使罹患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15%。

研究人员招募了基线没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肢体残疾和痴呆症的65岁及以上社区居民,共计16,209名,并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阿司匹林组(该组参与者被要求每日服用100mg阿司匹林)或安慰剂组。

中位随访4.7年后,共记录到995例糖尿病病例。其中,阿司匹林组记录到459例(5.68%),安慰剂组536例(6.60%)。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每天坚持服用100mg的阿司匹林能使糖尿病发病率显示降低了15%,空腹血糖(FPG)的增长速度也相对较慢,年差异减少了0.006mmol/L。

Zoungas教授表示,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能够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且能减缓健康老年人空腹血糖的增加。鉴于老年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阿司匹林等抗炎药的预防潜力值得进一步探究。

鉴于阿司匹林可能存在的副作用,目前的临床只建议老年人在有医学理由时才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比如心脏病发作之后。 Zoungas教授补充道。

哈佛大学团队近10万人数据:

定期服用或可降低风险

阿司匹林抗癌并非新观点,早在1988年澳大利亚学者便首次提出阿司匹林能够预防癌症,自此之后这一解热镇痛药被卷入了 抗癌大潮 。(原来,药效的尽头是 抗癌 ?)

事实上,阿司匹林被认为是化学预防结直肠癌的最有效药物,被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推荐给具有特定心血管风险特征的50-59岁的人群使用。那么,该预防作用是否能扩大到其他年龄段呢?

来自哈佛大学等多研究团队联合发表的研究发现:与不定期使用相比,在70岁及之后定期服用阿司匹林能使结直肠癌的风险显著降低20%,尤其是在70岁之前就开始使用的。

doi:10.1001/jamaoncol.2020.7338

研究者从护士健康研究(NHS)和卫生专业人员随访研究(HPFS)两个大型前瞻性队列中收集到94540名70岁及以上的参与者。在28-34年的随访期间,累计记录到1431例结直肠癌(CRC)病例,包括857名来自NHS队列的女性和574名来自HPFS的男性。

在7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每周使用 2次阿司匹林的参与者罹患CRC的风险降低了20%。

不过,这种负相关性仅存在于70岁之前就定期使用阿司匹林的人群中,但在70岁及以后才定期使用阿司匹林与CRC风险降低无关。

70岁及以上人群使用阿司匹林与CRC风险之间的关系

为了确定阿司匹林使用年限与CRC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者进一步对70岁以前就定期使用阿司匹林的参与者进行分组。

结果发现,在70岁前至少5年坚持服用阿司匹林,与CRC风险显著降低有关。举例来说,NHS队列数据显示,与不规律使用的相比,从40-69岁期间就开始规律使用阿司匹林的女性,罹患CDC风险显著降低了21-31%。

研究者表示,这也与之前大量研究证实的 阿司匹林对CRC的好处至少需要5-10年的使用 相一致。

相比之下,开始服用阿司匹林的年龄越大,从中获得的健康益处越小。具体而言,70-74岁开始定期使用阿司匹林,相应的罹患CRC风险降低17%;如果到了75-79岁,风险降低13%;但到了80岁及以上,则无法观测到风险差异。

在不同年龄开始服用阿司匹林与患CRC风险之间的关联

综上,2大美国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定期使用阿司匹林与70岁及以后罹患CRC风险更低有关,尤其是在70岁之前至少5年使用阿司匹林的人群中效果更明显。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老年人患癌的机制可能远复杂于年轻群体,所以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去探明其中的利害关系。

当然,阿司匹林的抗癌范围远不止于此。

《肿瘤学年鉴》上刊登的大型Meta分析显示,服用阿司匹林能使道肿瘤相关疾病风险降低22-38%,包括和;

《子刊》上一项涵盖9万脂肪肝患者的大型临床数据表明,每日接受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能使NAFLD患者肝细胞癌的发生风险显著降低52%;

《柳叶刀》上重磅研究显示,连续2年以上服用阿司匹林,能让携带遗传性突变的高危人群的肠癌发病率降低一半,而且此种保护能够持续20年!

......

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了阿司匹林的预防癌症效果,甚至有美国人将阿司匹林视作具有潜在抗癌作用的 保健品 。但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研究均为正向,阿司匹林是究竟是 致癌 还是 抗癌 仍未盖棺定论,因此没事儿也毋需服用。

当心!阿司匹林恐增加脑出血风险

规范用药才是重中之重

正所谓 药无完药 ,阿司匹林也有 翻车 的时候。一直以来,低剂量(75-100mg)阿司匹林被广泛地运用于中风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但其副作用也很明显:出血可能性增加。

今年7月, Network Open上的研究更是打破了阿司匹林的 神话 每天服用100mg阿司匹林不仅没有减少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反而使得脑出血风险增加了38%。该研究也提示大家,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不建议自行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某些疾病的风险。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25803

研究者从最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ASPREE中收集到19114名参与者。在4.7年的随访期间累计记录到312例出血性中风事件。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阿司匹林的使用并未导致缺血性中风风险的显著降低。具体来说,在安慰剂组的缺血性中风的发生率为每1000人 年3.9例,而阿司匹林组为3.4例,几乎没有差异。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组中发生颅内出血的病例数远高于安慰剂组,脑出血风险比后者高出38%。从绝对值来看,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出了29例颅内出血事件。

与首次发生中风和主要出血相关的重大事件发生率

总结来说,在基线没有心血管疾病的参与者中,使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对中风几乎没有一级预防作用,甚至还增加了脑出血风险。因此,在没有医生的建议下,最好不要擅自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中风。

最后还是那句话:是药三分毒,没病少吃药。即使是 百年神药 阿司匹林,也是如此!在还未摸清药物和疾病之间关联之前,还是不要自作主张地轻易用药吧。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