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纳米诊疗体系构建及抗肿瘤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纳米诊疗体系构建及抗肿瘤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来源:化学所 2023-09-27 11:03

肿瘤转移被认为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光动力疗法(PDT)作为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具有时空可控性强、副作用小等优点,可进一步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触发生物体的全身免疫反应,有效抑制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

肿瘤转移被认为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光动力疗法(PDT)作为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具有时空可控性强、副作用小等优点,可进一步诱导原性细胞死亡,触发生物体的全身免疫反应,有效抑制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光敏剂是PDT的核心要素,但目前开发的光敏剂仍有水溶性差、光稳定性不足和选择性差等缺点。为此,近年来较多研究致力于开发具备成像功能的光敏剂,构建多功能靶向治疗系统,以便改善光敏剂的水溶性、提高光稳定性、增加选择性,最终跟踪纳米颗粒在体内的分布,并对肿瘤进行定位。尽管大量的PDT相关研究被报道,但究竟主要通过哪些重要信号通路发挥作用至今尚不清晰。因此,探究肿瘤治疗PDT的核心通路颇为关键。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实验室研究员肖海华课题组紧紧围绕生物医用材料和生物安全材料的研究主题,提出了进化纳米医学的研究新思路,开展了纳米药物的多组学研究和靶向肿瘤进化的创新纳米药物的创新研究探索,在铂类药物载体设计、递送、示踪成像、可控还原、协同增敏、抑制耐药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

近日,该课题组与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教授Johannes Karges,发展了新型可降解高分子纳米系统,并用于肿瘤的光动力治疗和免疫治疗。通过在荧光成像分子和光敏剂分子中分别引入羟基官能团,可进一步借助缩合聚合反应,获得主链含有荧光分子、光敏剂的可降解聚合物(图a)。该聚合物具有两亲性,在水溶液中可分别自组装成纳米颗粒。为了获得诊疗一体化的纳米颗粒,研究人员将上述两种纳米材料等摩尔混合即可获得复合纳米颗粒(Comp-NPs)(图b)。Comp-NPs经过静脉注射通过EPR效应被动靶向至肿瘤部位,通过光动力疗法和免疫疗法可诱导全身免疫反应,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科研人员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Comp-NPs抑制了mTOR及其下游P70s6k信号通路。该通路参与肿瘤演变、复发以及转移等关键过程(图c)。利用转移性PDX小鼠和PDX小鼠模型,研究进一步发现Comp-NPs可抑制原发肿瘤的生长并防止肿瘤发生转移。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的支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