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TT:中山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团队揭示自噬促结直肠癌进展的新机制! |
![]() |
来源:奇点糕 2024-04-20 11:42
免疫共沉淀分析显示,与MEX3A结合的RNA大多富集在调控细胞自噬的FoxO信号通路,MEX3A的存在就会因此抑制自噬。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凤伟、谢丹团队和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乔贵宾团队,近日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期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Mex3 RNA结合家族成员A(MEX3A)和环状RNAMPP6(circMPP6)组成的复合物,可通过抑制肠的自噬功能促进肠癌进展,有望为肠癌治疗提供新的标志物和靶点[1]。
论文首页截图
此次研究者们选择的切入点一开始倒不是自噬,而是MEX3A所属的RNA结合蛋白(RBPs),此前中山大学研究者们就发现,多种实体瘤中存在RBPs的表达失调,且这种现象可能与和肠癌发生相关[2],而MEX3A就是肠癌中显著扩增和过表达的RBPs之一;结合肠癌患者组织样本和病历资料,研究者们确定MEX3A过表达可预示肠癌患者预后不良。
初步实验也很快给予了反馈:敲低肠癌细胞的MEX3A表达水平,可使癌细胞的克隆形成(colony formation)能力和迁移能力显著下降,植入小鼠体内时的成瘤能力和肿瘤重量也相应下降,这说明MEX3A确实可以促肠癌进展;而共沉淀分析显示,与MEX3A结合的RNA大多富集在调控细胞自噬的FoxO信号通路,MEX3A的存在就会因此抑制自噬。
MEX3A可通过抑制肠癌细胞自噬能力促癌
那么在上游影响MEX3A使其促癌的又是什么呢?这里奇点糕要先补充一点背景知识:RBPs和RNA会通过名为液-液相分离(LLPS)的过程,形成名为P小体(Processing bodies, PBs)的无膜细胞器;研究者们此次也发现,MEX3A能和多种与P小体相关的RBPs发生相互作用,其本身也受到结合的环状RNA,即circMPP6(又名circ_0001686)的调控。
进一步分析显示,circMPP6在与MEX3A形成复合物后,并不会直接影响MEX3A的表达水平,但复合物会影响MEX3A与其它P小体相关RBPs(如MOV10、PABP1等)的相互作用(由MEX3A的KH2结构域介导),以促进肠癌细胞内更多P小体的形成。
而MEX3A/circMPP6复合物使P小体形成增多,则会直接影响肠癌细胞内的mRNA降解,从而调节相关基因的编码产物表达水平:研究者们结合既往相关报道[3],认为PDE5A是MEX3A/circMPP6复合物调控促癌的下游调节对象,并证实MEX3A/circMPP6复合物可通过募集UPF1蛋白,增强PDE5AmRNA的降解水平。
这个PDE5A信号通路,恰恰就是调控肠癌细胞自噬的关键通路,使用短发夹RNA(shRNA)将其沉默可有效抑制自噬活性,乃至逆转沉默MEX3A所导致的抑癌效应;研究者们最后还以内外数据库资料证实,肠癌患者肿瘤内MEX3A/circMPP6-PDE5A调节轴的存在(即高表达MEX3A,低表达PDE5A),可识别总生存期(OS)相对最差的一部分患者。
MEX3A/circMPP6-PDE5A调节轴可预示患者预后
所以说,MEX3A/circMPP6复合物最少最少也是个肠癌中的全新标志物,而且研究者们还认为这条调节通路有成药潜力,更别说这次研究还是头一回揭示RBP/环状RNA复合物与P小体形成直接相关,可以说是收获满满啦。
参考文献:
[1]Chen R X, Xu S D, Deng M H, et al. Mex-3 RNA binding family member A (MEX3A)/circMPP6 complex promotes 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 by inhibiting autophagy[J].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2024, 9: 80.
[2]Wang Z L, Li B, Luo Y X, et al. Comprehensive 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RNA-binding proteins across human cancers[J]. Cell Reports, 2018, 22(1): 286-29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ell子刊:毕楠/崔明/葛红等人揭示肠道菌群可预测肺癌巩固免疫治疗效果及放化疗毒性 (2025-10-17)
- Neuron:高郑润/徐天乐/吴逸雯等揭示中风后情绪障碍的新机制 (2025-10-17)
- Nature系列综述:西湖大学董晨院士系统总结CD8⁺T耗竭的调控因子 (2025-10-16)
- 由趋势观前沿:毕马威正式发布第三届生物科创领航50企业报告 (2025-10-15)
- 从“假基因”到“致病元凶”!Brain新研究:SSPOP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诱发儿童癫痫,多模型证实其功能与致病机制 (2025-10-15)
- Science:“吃不胖”的免疫学新解——T细胞胆固醇稳态是决定膳食脂肪吸收的关键 (2025-10-15)
- 迈威生物靶向 CDH17 ADC 创新药 7MW4911 临床试验申请获得 NMPA 批准 (2025-10-14)
- 西湖大学开发AI科学家,实现全自动科学发现,两周搞定人类科学家三年工作 (2025-10-14)
- Oncoscience:你的精子在“求救”?印度科学家发现,这些日常习惯正在偷走生育力! (2025-10-14)
- 腹痛便血反复?J Ethnopharmacol:“中医解法”被证实!芍药汤能精准激活肠干细胞,修复黏膜不反复 (2025-10-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