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精神病学》:首个荟萃分析发现,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身体多病症患病率高达25%! |
![]() |
来源:奇点糕 2024-05-11 10:05
在精神多病症方面,研究团队发现,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个体出现精神多病症的几率,是没有严重精神疾病个体的1.9倍。近期,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医学院Sean Halstead团队在《 精神病学》上,发表了首个评估严重精神疾病患者身体多病症和精神多病症患病率的荟萃分析。
他们通过分析82项观察性研究后发现,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个体出现身体多病症的几率,是没有严重精神疾病个体的2.4倍(OR=2.4,p=0.0009),且这一数值在年轻群体(年龄 40岁)中会进一步增加到3.99。
在患病率方面,研究团队发现,严重精神疾病患者身体多病症的患病率高达25%、精神多病症的患病率为14%。
这一研究结果将为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疾病负担的评估,以及疾病的实施提供重要依据。
论文首页截图
与合并症不同,身体多病症和精神多病症算是一个新兴概念。合并症更多的是指在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同时,合并一种慢性疾病(如,心疾病等)的情况,多病症是一个相对更全面的概念,可以量化个体所患疾病的数量和类型,以及疾病负担。
在本研究中,研究团队计划从CINAHL、EMBASE、PubMed和PsycINFO数据库中进行系统检索。检索的研究需要是观察性的研究,针对的是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或双向情感障碍)的成年群体,然后再他们身体多病症和精神多病症的情况,计算出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群中身体和精神多病症的患病率。
身体多病症主要包括心血管、内分泌、神经和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焦虑症、物质使用障碍等。
最终,研究纳入了82项观察性研究,涵盖了1623773例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个体,以及13235882名没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个体。在严重精神疾病中,有1223561例患有精神分裂症,318585例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平均年龄47.9岁,男女比例63 : 37。
统计结果显示,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个体出现身体多病症的几率,是没有严重精神疾病个体的2.4倍(OR=2.4,k=11,p=0.0009)。当按照年龄进行分层后,在年龄 40岁的人群中,严重精神疾病的个体出现身体多病症的几率则是没有严重精神疾病个体的3.99倍(k=5),而在年龄 40岁的患者中,这一数值为1.55。
在精神多病症方面,研究团队发现,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个体出现精神多病症的几率,是没有严重精神疾病个体的1.9倍(OR=1.9,k=8,p=0.023)。
在患病率方面,汇总结果显示,在29项可用的研究中,严重精神疾病患者身体多病症的患病率高达25%(n=995742,k=29),其中只有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身体多病症的患病率为25%(n=757996,k=22),只有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身体多病症的患病率为29%(n=242098,k=14)。
在21项可用的研究中,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精神多病症的患病率为14%(n=78705,k=21),分层后,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精神多病症的患病率更高,为22%(n=71947,k=14),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精神多病症的患病率为10%(n=6629,k=9)。
总之,作首个评估严重精神疾病患者身体多病症和精神多病症患病率的荟萃分析,该研究发现,身体多病症和精神多病症在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很常见,尤其是在更年轻的群体中,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身体多病负担更重,这提示了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此外,本文作者表示,该研究的结果可作为评估严重精神疾病相关疾病负担的参考依据,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ure子刊:福建医科大学潘誉/黄鹤光团队等开发新型mRNA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 (2025-08-14)
- 三部分结合宣布《医疗告白认定指南》增强医疗告白监管 (2025-08-14)
- Nature:给癌症基因“断电”?新一代“染色质重塑者”剑指肺癌与胰腺癌! (2025-08-14)
- 《自然·医学》:高准确率AI读片识突变!新型AI模型基于常规病理切片检测EGFR突变,临床环境中AUC近0.9 (2025-08-14)
- 美国市场的高药价,能一直持续下去吗? (2025-08-14)
- 借势创新药BD潮,抗体界“台积电”大器已成 (2025-08-13)
- 曾无人在意的“垃圾”蛋白,或能带来新一代减肥疗法!新研究发现能减少脂滴的潜在策略 (2025-08-13)
- 祝贺!仁济医院张晓华荣获2025年“上海医务工匠” (2025-08-13)
- 《自然·代谢》:这样吃,二甲双胍疗效更好!二甲双胍联合FODMAP,可改善餐后血糖、GLP-1分泌,增加丁酸盐产生菌,降低炎症 (2025-08-13)
- 江西:全面规范冷链药品运营治理 (2025-08-1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