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科学家识别出两种能促进人类中风复发的特殊蛋白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08-14 10:02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对人群偶发性中风影响不大的两种蛋白似乎会影响偶发性AIS后的MACE,这些关联研究表明,炎症或许是AIS事件后MACE结局的一种促进因素,这或许就进一步强调了其作为新型靶点的重要性。经历动脉缺血性中风(AIS, arterial ischemic stroke)或短暂性缺血性中风(TIA, transient ischemic stroke)的患者发生二次中风或其它主要心不良事件(MACE,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的风险会增加,因此识别出其中的风险因素和疗法来预防这些后续事件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troke上题为 Protein Identification for Stroke Progression vi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in Million Veteran Program and UK Biobank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布里斯托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新型遗传和分子风险因素,其或有望揭示新型途径来治疗经历第一次中风后的患者。
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CCL27和TNFRSF14两种蛋白或许与随后的MACE有关,但却与最初患者的中风无关;众所周知,这些蛋白能激活炎症,而炎症在中风的发生和很多慢性疾病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当个体发生首次中风后,炎症或许是影响患者MACE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者Nimish Adhikari博士说道,尽管此前研究发现了炎症和AIS/MACE事件之间的关联,但我们的研究发现,这些因果性蛋白或许在随后的MACE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或许就会帮助发现潜在的新型药物靶点。
科学家识别出两种能促进人类中风复发的特殊蛋白
图片来源:Stroke (2024). DOI:10.1161/STROKEAHA.124.047103
利用来自两大生物样本库(VA的百万退伍军人计划和英国生物样本库)中的遗传信息和医学历史数据,研究人员进行了祖先特异性全基因组关联性研究()来寻找DNA和疾病事件以及随后的AIS和MACE之间的关联。GWAS通常用来确定个体是否首次发生医疗事件,但将这一方法应用于随后的MACE事件或许能提供关于患者中风进展的新见解,这些信息对于治疗性药物的识别非常有价值。文章中,研究人员共对遭受突发性中风的93,422名个体进行了分析,其中51,929名个体随后发生了MACE,45,120名个体随后发生了AIS。
在群体特异性分析中,研究人员观察到了两个重要的遗传突变:rs76472767和rs13294166,前者靠近GWAS 随后会发生MACE的非洲裔祖先机体1号染色体上的RNF220基因;后者则靠近GWAS 随后会发生AIS的相同祖先机体9号染色体的LINC01492基因。Elmore说道,我们利用这些数据来阐明是否存在某些分子与事件发生或随后的发生状态有关,因此,我们就能识别出在炎症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特定分子和这些中风及MACE结局之间的关联。尽管在过去三十年里,人群中风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都有所下降,但其仍然是全球人群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和引起残疾的第三大原因,同时也是影响全球人群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中风会继续不成比例地影响不同种族、社会经济和地理线的人群,从而就会进一步加剧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卫生不平等状况,识别出开发新型治疗干预性措施的新型药物靶点来阻断中风的进展,或许能让数百万人免于中风相关的残疾和死亡。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是否靶向作用中风的其它可修饰风险因素就能帮助开发新型疗法来帮助那些经历第一次中风的患者进行治疗。研究人员期待将这一研究扩展到除中风以外的其它心脏代谢健康研究中。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对人群偶发性中风影响不大的两种蛋白似乎会影响偶发性AIS后的MACE,这些关联研究表明,炎症或许是AIS事件后MACE结局的一种促进因素,这或许就进一步强调了其作为新型靶点的重要性。(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Andrew R. Elmore, MPH, Nimish Adhikari, BSc, April E. Hartley, PhD, et al. , Stroke (2024). DOI: 10.1161/STROKEAHA.124.04710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Nature:破解基因组稳定之谜!卫星DNA如何成为染色体分裂的关键? (2025-01-15)
- 新型人类肠道类器官系统!Nat Commun: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巧妙平衡“更新”与“分化”的可调节人类肠道类器官系统 (2025-01-15)
- Nature Medicine:巨噬细胞疗法——肝硬化治疗的全新突破 (2025-01-15)
- Nature Aging:肠道微生物如何揭示衰老的秘密? (2025-01-15)
- Nat Commun:呼吸道类器官突破人鼻病毒C培养难题,开启呼吸道疾病研究新篇章! (2025-01-14)
- 《自然》:编辑10个基因删除一种疾病?科学家推算多基因编辑潜力,预期乐观但想得太美 (2025-01-14)
- Cell子刊:贾伟平院士团队揭示脂肪性肝病新亚型的早期预警生物标志物 (2025-01-13)
- Nat Commun:科学家揭示与神经发育疾病相关的脑细胞的独特特征 (2025-01-13)
- Nature子刊:我国学者开发基于自噬的细胞膜蛋白靶向降解新技术——AUTAB (2025-01-13)
- Nature:解码基因调控——GET模型如何颠覆传统预测方法 (2025-01-1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