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间的奇妙合作——内共生!Nature:通过在真菌中注入细菌诱导新的内共生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10-23 12:25
注入大肠杆菌后,小孢根霉(真菌)和大肠杆菌(细菌)都在继续生长,而且后者最终迅速生长,以至于小孢根霉对大肠杆菌产生了免疫反应。内共生(endosymbiosis)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内部的奇妙生物现象。这种不寻常的关系往往对双方都有益。即使在我们的体内,我们也能找到这种共生关系的遗迹:线粒体就是由古老的内共生进化而来的。
很久以前,细菌进入其他细胞并停留下来,这种共生奠定了线粒体的基础,进而形成了植物、动物和真菌的细胞。然而,人们对内共生这种生活方式究竟是如何产生的仍然知之甚少。
一个细菌如果意外地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宿主细胞,通常会过得很艰难。它需要生存、繁殖并传给下一代。否则,它就会死亡。而且,为了不伤害宿主,它不能为自己索取过多的营养,也不能生长得太快。换句话说,如果宿主和寄居者不能和睦相处,这种关系就会结束。
为了研究两种生物之间这种特殊关系的开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微生物学教授Julia Vorholt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在实验室中启动了这种合作关系。他们观察了可能的内共生开始时究竟发生了什么。相关研究结果于2024年10月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Inducing novel endosymbioses by implanting bacteria in fungi 。
Vorhelt实验室的博士生Gabriel Giger首先开发了一种方法,在不破坏真菌小孢根霉(Rhizopus microsporus)细胞的情况下将细菌注入其中。他一方面使用了大肠杆菌(E. coli),另一方面使用了栖真菌细菌属(Mycetohabitans)的细菌。栖真菌细菌属的细菌是另一种根霉真菌的天然内共生菌。不过,在实验中,他们使用了一种在自然界中不会形成内共生的菌株。
Giger在显微镜下观察了强制内共生时发生的结果。注入大肠杆菌后,小孢根霉(真菌)和大肠杆菌(细菌)都在继续生长,但后者最终迅速生长,以至于小孢根霉对大肠杆菌产生了免疫反应。小孢根霉通过包裹大肠杆菌来保护自己免受其感染,这防止了大肠杆菌传给下一代真菌。
然而,当注射栖真菌细菌属的细菌时,情况并不如此:在小孢根霉(真菌)形成孢子的过程中,一些细菌设法进入了孢子,从而传给了下一代。Giger说: 这些细菌实际上是通过孢子传播给下一代真菌的,这是我们研究中的一个突破。
图片来自Nature, 2024, doi:10.1038/s41586-024-08010-x
适应与进化
当Giger让带有常驻细菌的孢子发芽时,他发现孢子发芽的频率降低了,而且它们的生长速度也比没有常驻细菌的孢子慢。他解释说: 内共生最初降低了受影响真菌的总体适应性。 Giger继续对几代真菌进行实验,有意选择孢子中含有细菌的真菌。这使得这种真菌得以恢复,并产生更多含有细菌但有生命力的孢子。
他们通过基因分析表明,这种真菌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变化,适应了定居在内部的细菌。作者还发现,驻留细菌与宿主真菌一起产生了生物活性分子,这些分子可以帮助宿主真菌获得营养,抵御线虫或变形虫等天敌。Vorholt强调说: 因此,最初的劣势可以变成优势。
脆弱的系统
作者在他们的研究中展示了早期内共生系统的脆弱性。Giger说: 在自然条件下,宿主真菌的适应能力最初会下降,这可能意味着这种内共生系统的早期消亡。 Vorholt说: 新的内共生系统要想出现并稳定下来,就必须有共生的优势。实现这一点的先决条件是,未来的常驻生物带来有利于内共生的特性。对于宿主来说,这是一个通过吸收另一种生物而一举获得新特性的机会,即使这需要适应。
Vorholt强调说: 在进化过程中,内共生现象显示了它们最终会变得多么成功。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内共生的初始阶段,还为我们理解生物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Gabriel H. Giger et al. . Nature, 2024, doi:10.1038/s41586-024-08010-x.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神刊CA:年轻女性患癌风险已成大患!2025年美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50岁以下女性癌症发病率高出男性82% (2025-01-21)
-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每多喝一杯咖啡,糖尿病风险降低10%,但加了糖,益处大打折扣 (2025-01-21)
- Nat Commun:揭示蛋白DUSP6促进结直肠癌生长机制 (2025-01-21)
- Front Med:用于治疗房颤的药物决奈达隆或能有效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增殖 (2025-01-21)
- 上海放慢推动国度医学中间建设 卫生安康服务彰显“温度” (2025-01-21)
- 首版医保丙类目次本年要来了!将包括哪类药品? (2025-01-21)
- 针对某些集采药品能够存在质量危险等成绩 国度医保局牵头查询拜访 (2025-01-21)
- 全国超九成三级妇幼保健院设有西医类临床科室 (2025-01-21)
- 勾销门诊预交金、规范住院预交金 本年3月正式施行 (2025-01-21)
- 研究提出可用于癌症驱动基因识别的图机器学习模型 (2025-01-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