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materials: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有望帮助修复受损脑组织的可降解生物电极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2-06 09:43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电刺激装置来激活大脑中的干细胞或能改善临床前中风模型的功能结局。大脑刺激如今已经被公认为是能治疗机体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有效策略,内源性的大脑神经前体细胞(NPCs,neural precursor cells)被认为是一种电敏感细胞(electrosensitive cells),其对电刺激的反应是数量增加,并进行定向阴极迁移,同时还能在体内分化为神经表型,从而支持电刺激促进神经修复的应用。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Biomaterials上题为 Biodegradable stimulating electrodes for resident neural stem cell activation in vivo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多伦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灵活的可生物降解的电极,其能刺激大脑中的神经前体细胞,这种装置能在自然溶解之前提供长达7天的靶向性电刺激。
通过利用机体的先天性修复机制,研究人员所提出的方法在治疗机体神经系统疾病方面迈出了巨大的一步,神经系统疾病是目前全球人群残疾发生的主要原因,尽管这种疾病会导致不可逆的细胞损失,但刺激神经前体细胞(能修复神经组织的罕见细胞)在扩大有限的疗法选择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希望。然而,诸如经颅直流电刺激等现有方法缺乏精确度且会损伤机体组织,从另一方面来讲,研究人员所开发的电极能提供精确、安全和短暂的刺激,且并不需要后续的手术干预。
研究者Tianhao Chen说道,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电极能以一种可控短暂的方式来刺激神经修复,这对于避免与永久性植入物相关的并发症至关重要。神经前体细胞具有修复损伤脑组织的巨大潜力,但能激活这些细胞的现有方法或许是侵入性或不精确的。研究人员所开发的生物可降解电极能通过将有效的刺激与降低患者疾病风险相结合来提供一种解决策略,为了设计生物可降解的神经探针,研究人员重点关注了能提供生物可兼容性和可调降解速率的材料。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是一种经批准的柔性材料,由于其基于单体比例的可预测降解和最小的炎性效应,因此其被选择作为基质和保温层。选择钼(Molybdenum)作为电极本身是因为钼的耐久性和缓慢的溶解性,这两种品质对于在预期的一周刺激期内保持结构完整性至关重要。这些电极会被植入到临床前模型中并能证明其有效刺激神经前体细胞的能力,同时还能增加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且不会引起明显的组织损伤或炎症表现;这项试验能保证电极在目标时间内进行神经修复刺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下一步研究人员计划通过创造多模态、可生物降解的电极来进一步发展这项技术,而这种电极能向受损的大脑输送药物和基因疗法。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电刺激装置来激活大脑中的或能改善临床前中风模型的功能结局。(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Tianhao Chen, Kylie Sin Ki Lau, Aryan Singh, et al. , Biomaterials (2024). DOI:10.1016/j.biomaterials.2024.12295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东诚药业启动分拆子公司蓝纳成赴港上市,聚焦创新核药赛道开启发展新篇章 (2025-09-04)
- 浙江大学最新Cell子刊论文:利用AI促进伤口愈合 (2025-09-04)
- 这项失败的渐冻症临床试验登上Cell:药物在大脑中广泛分布,但未产生治疗效果 (2025-09-04)
- Ann Med:抗风湿药物甲氨蝶呤或能帮助降血压并减少心脏病风险 (2025-09-04)
- 蔬菜玉米助力抗癌!华人学者Cell子刊论文发现,关键或在于玉米黄素 (2025-09-04)
- Nature头条:用AI增强脑机接口,帮助瘫痪者更好地控制机械臂 (2025-09-04)
- N Engl J Med:医学界的“缺失环节”——谁能为明日的疑难杂症寻找答案? (2025-09-04)
- Nature Methods:一细胞,双视角!SDR-seq高通量解析遗传变异对基因表达的精细调控 (2025-09-04)
- Nature Materials:清华大学高华健/邵玥团队团队提出“分子邮编”策略,多肽修饰LNP,实现mRNA的器官选择性递送 (2025-09-03)
- Nat Commun:巨噬细胞的“超级清洁工”——微自噬揭示免疫细胞的新秘密 (2025-09-0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