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大脑中的“地理决定论”——位置如何重塑神经元的命运 |
![]() |
在神经系统这座精密的生物计算机中,每个神经元都像被编程的微型处理器,其功能与形态长期被认为由基因表达谱唯一决定。但2月12日发表于《Nature》的研究 Transcriptomic neuron types vary topographically in function and morphology 颠覆了这一认知:德国马克斯 普朗克生物智能研究所团队通过对斑马鱼视顶盖的突破性解析,揭示神经元竟会因所处空间位置不同,发展出截然不同的 职业特性 和 外形设计 。这项发现如同投进神经科学界的深水炸弹,重新定义了我们对脑细胞命运决定机制的理解。
研究团队运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cRNA-seq)技术,在幼年斑马鱼视顶盖中鉴定出60余种转录组类型(t-types),这些基因特征鲜明的神经元群体本应像计算机预设程序般整齐划一。但当研究人员结合双光子钙成像与转基因标记技术,对数千个神经元进行功能-形态-空间三位一体解析时,却观察到令人震惊的 叛逆 现象:在呈现相同基因表达特征的t-types内部,神经元对视觉刺激的反应模式差异高达300%,树突分支结构更是如同自由生长的珊瑚般千姿百态。这种表型多样性并非随机出现 通过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统,研究者发现位于视顶盖前部的神经元偏好处理局部运动信号,而同类细胞在后部却专攻整体光流解析;浅层神经元多形成短程连接,深层同类则擅长长距离跨脑区投射。
这种空间编码的智慧令人联想到城市规划:尽管建筑图纸(基因)决定基础结构,但商业区或住宅区的区位(空间位置)会根本性改变建筑功能。研究进一步揭示,发育时钟与局部微环境中的形态梯度共同构成 空间密码 ,使得诞生时间不同的神经元接触差异化的分子信号,最终在相同遗传框架下发展出功能特化。这一发现不仅解释为何有限的基因组合能构建高度复杂的神经网络,更暗示等脑疾病中异常神经环路可能源自细胞定位紊乱。当我们在斑马鱼透明头颅中窥见这些跳动着的空间密码,或许正触碰到了解开大脑奥秘的全新密钥。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 Medicine:全面总结微塑料/纳米塑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2025-09-15)
- HPV疫苗市场抢夺白热化,政策调整对企业影响几何? (2025-09-15)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仿造药参比制剂目次(第九十六批) (2025-09-15)
- 国度药监局对于莲芝消炎软胶囊和肾骨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9-15)
- 为何有些中药饮片价钱反而比同类中药材低? (2025-09-15)
- 突发公共卫惹事件应答法通过 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 (2025-09-15)
- 野火还能降低空气污染?Science发表上海科学家团队最新发现 (2025-09-15)
- 四川大学最新Cell子刊论文:仿生纳米生物催化剂,让冷肿瘤变热,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2025-09-14)
- 云南大学最新Nature子刊:线粒体上的相分离,维持线粒体稳态并延长寿命 (2025-09-14)
- 《自然·癌症》:癌细胞送“粮”,成纤维细胞投降!科学家首次发现,癌细胞会用线粒体拉拢成纤维细胞,使其促癌 (2025-09-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