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冯亮团队解析人源线粒体丙酮酸转运蛋白的结构及其小分子抑制机制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3-09 14:38
该研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人源线粒体丙酮酸转运蛋白(MPC)的多种构象状态,并揭示了其底物结合和小分子抑制机制。这一成果为深入理解 MPC 功能机制和设计靶向药物奠定了分子基础。线粒体丙酮酸转运蛋白(MPC)是连接细胞溶质糖酵解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中心代谢物,负责将丙酮酸转运进入线粒体基质。因此,它充当着关键的代谢 守门人 ,在细胞代谢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此外,MPC 还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的关键靶点。
然而,尽管 MPC 在生理和医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转运功能的分子机制以及药物如何抑制 MPC,目前仍不清楚。
斯坦福大学冯亮团队(何峥、张建秀为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of mitochondrial pyruvate carrier and its inhibition mechanism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人源线粒体丙酮酸转运蛋白(MPC)的多种构象状态,并揭示了其底物结合和小分子抑制机制。这一成果为深入理解 MPC 功能机制和设计靶向药物奠定了分子基础,是线粒体转运研究的一项重大进展。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成功表达并纯化了人源 MPC1-MPC2 复合物,并利用冷冻电镜(cryo-EM)技术解析出多组高分辨率蛋白复合物结构,从而确定了这一重要转运蛋白的结构,描绘了其底物结合位点和易位途径,并揭示了其主要构象状态。这些结果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 MPC 拓扑结构和寡聚状态的问题,提供了其在转运过程中的分子变构机理,为深入理解其功能机制提供了关键数据。
接下来,研究团队进一步分析了 MPC 的三种小分子抑制剂 UK5099、AKOS005153046和噻唑烷二酮(TZD)衍生物 GW604714X 与其结合及发挥抑制作用的机制。
这些发现为理解 MPC 的功能提供了分子基础,并为开发更有效的靶向 MPC 的治疗试剂铺平了道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浩宇受邀参加首都国际医学大会,与各界代表共话全球健康治理 (2025-09-16)
- 【终版日程公布】2025细胞外囊泡大会(厦门站),聚焦外泌体再生医学+医美抗衰等热门话题,9月26-27日即将开幕! (2025-09-15)
- P85-Ab助力中山市实现鼻咽癌防治突破,早诊率达100% (2025-09-15)
- 我国宣布最新肝炎防治行为筹划!减速打消危害 (2025-09-15)
- 中华人平易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惹事件应答法 (2025-09-15)
- Nature系列综述:乔治·丘奇绘制 AI 蛋白质设计路线图,逐步指导利用AI工具设计蛋白质 (2025-09-15)
- FRBM:基因突变引发“醛风暴”——东亚人群肝病风险大揭秘 (2025-09-15)
- Nature:罕见基因变异如何引发阿尔茨海默病?科学家发现关键机制及潜在疗法 (2025-09-15)
- 以专业积淀领航儿童健康赛道,达因药业伊可新入选第八届OTC宣传品牌 (2025-09-15)
- 慢性乙肝适应症获批IND,来恩生物TCR-T疗法三获FDA认可 (2025-09-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