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Cancer Res:糖尿病或会改变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3-27 09:30
这项研究的亮点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癌症治疗的局限性,将目光从单纯的肿瘤细胞转移到了肿瘤微环境中的其他细胞,尤其是脂肪细胞,其揭示了肥胖和糖尿病如何通过改变脂肪细胞的代谢状态,进而影响癌细胞的行为。在当今社会,健康问题似乎总是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肥胖和,这两个看似 温和 的健康隐患,却在全球范围内悄然蔓延,成为现代生活的 隐形杀手 。据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过5.37亿成年人受到肥胖驱动的糖尿病影响,而在美国,超过1.2亿人正遭受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困扰。与此同时,癌症,尤其是三阴性(TNBC),正以其凶险的转移特性和高死亡率,成为女性健康的巨大威胁。
那么,当肥胖、糖尿病与三阴性乳腺癌相遇时,会发生什么?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Cancer Research上题为 Insulin Resistance Increases TNBC Aggressiveness and Brain Metastasis via Adipocyte-derived Exosomes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糖尿病如何加剧三阴性乳腺癌的转移风险,尤其是脑转移,并为改善这些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极为凶险的乳腺癌类型,其缺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2受体(HER2)的表达,这意味着传统的对其无效。TNBC细胞具有极高的转录可塑性,容易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从而增强其迁移、侵袭能力,并导致早期远处转移。由数据显示,45%的晚期TNBC患者会发生脑转移,而脑转移患者的死亡率极高。
与此同时,肥胖和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健康危机;肥胖不仅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还被证实会增加患。研究表明,肥胖人群中TNBC的发病率比非肥胖人群高出20%。此外,糖尿病也被认为是乳腺癌进展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对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然而,尽管肥胖和糖尿病与TNBC之间的关联已被观察到,但其背后的机制却一直不为人知。
在这项开创性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脂肪细胞会通过一种名为外泌体的小型囊泡,向传递 危险信号 ,从而加剧TNBC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微小囊泡,能够携带RNA、蛋白质和脂质分子,就像细胞间的 快递员 ,在细胞间传递信息。
文章中,研究人员从脂肪细胞中提取外泌体,并研究了其中的微小RNA(miRNA)如何影响TNBC细胞的行为。他们将这些外泌体添加到实验室中的癌细胞中,并在乳腺模型中观察到癌细胞的生长、运动能力、应激生存能力和脑部定植能力发生了危险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外泌体中的miRNA在许多生物过程中发挥作用,包括细胞分化和胰岛素分泌,它们能够促进TNBC的侵袭性,尤其是增加脑转移的风险。
研究人员首先从3T3-L1成熟脂肪细胞中提取外泌体,这些脂肪细胞被分为(IS)和胰岛素抵抗(IR)两种类型。随后,他们将这些外泌体分别加入到TNBC模型细胞(4T1细胞)中,观察其对细胞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IR脂肪细胞的外泌体显著增加了EMT相关基因的表达,使癌细胞更具侵袭性。此外,这些外泌体还增强了癌细胞的迁移能力,使其更容易在体内扩散。在动物模型中,研究人员将经过外泌体处理的4T1细胞注入小鼠的乳腺脂肪垫中,并观察其在体内的生长和转移情况。结果发现,IR外泌体处理的癌细胞在小鼠体内形成了更具侵袭性的肿瘤,并且在脑部出现了更多的转移灶。这些转移灶不仅数量更多,而且细胞形态更倾向于间充质细胞,表现出更高的侵袭性和增殖能力。
对大脑转移性细胞进行转录组学分析
本文研究揭示了肥胖和糖尿病如何通过改变肿瘤微环境中的脂肪细胞代谢,进而加剧TNBC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发现这些外泌体中的miRNA与癌症进展密切相关。特别是miR-145a-3p,这种miRNA在IR外泌体中表达量更高,并且与CDH1和PTEN基因的3 非翻译区具有互补序列。CDH1是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关键基因,而PTEN是抑癌基因。这表明,miR-145a-3p可能通过靶向这些基因,促进TNBC的侵袭性和转移。
此外,研究者指出,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状态可能需要在乳腺癌治疗中被特别考虑。TNBC患者如果同时患有糖尿病,可能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尤其是脑转移的风险,并且可能需要结合代谢药物进行治疗。这一发现强调了癌症并非孤立发生,它与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尤其是代谢状态。
这项研究的亮点在于它打破了传统癌症治疗的局限性,将目光从单纯的转移到了肿瘤微环境中的其他细胞,尤其是脂肪细胞,其揭示了肥胖和糖尿病如何通过改变脂肪细胞的代谢状态,进而影响癌细胞的行为,这一发现不仅为TNB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也为癌症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癌症的治疗不应仅仅局限于肿瘤本身,还应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流行趋势不断加剧,这一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提醒我们,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够预防肥胖和糖尿病,还可能对癌症的预防和治疗产生积极影响。未来,我们或许能够通过改善患者的代谢状态,来降低癌症的侵袭性和转移风险,从而为癌症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Yuhan Qiu,Andrew Chen,Rebecca Yu, et al. , Molecular Cancer Reaearch (2025) doi:10.1158/1541-7786.MCR-24-049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北航/北大合作Nature论文:柔性电子贴片,实现向内脏器官细胞的精准高效递送 (2025-05-13)
- Nature:科学家首次绘制出果蝇大脑完整的神经系统地图 (2025-05-13)
- 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神经活动影响大脑脑膜淋巴系统发育 (2025-05-13)
- JECCR:红细胞,看错你了!科学家发现,红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会促进肿瘤细胞表型变化,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 (2025-05-13)
- Cell Res:我国学者首次使用现货通用型CAR (2025-05-13)
- 啤酒肚的罪魁祸首?Sig Transduct Target Ther最新研究:科学家揭秘酒精是如何促进肝脏中脂肪堆积的 (2025-05-12)
- CRO砥砺前行:35家上市企业业务和财务数据对比 (2025-05-12)
- Nature Biotechnology: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2025-05-12)
- Nature: “误会”致癌基因?研究揭示髓母细胞瘤起源新图景,CNVs才是幕后“启动者”! (2025-05-12)
- 养生糙米竟是“毒米”?!最新研究:糙米相较于白米,其砷含量尤其是无机砷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儿童等敏感人群尤需警惕 (2025-05-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