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免疫》:华人科学家发现,最毒乳腺癌细胞利用油脂策反中性粒细胞,抑制免疫应答!

《免疫》:华人科学家发现,最毒乳腺癌细胞利用油脂策反中性粒细胞,抑制免疫应答!

来源:奇点糕 2025-04-04 12:10

研究证实:对AA的合成、代谢和转运途径进行干预,或是通过饮食调整降低AA摄入(减少Ω-6 脂肪酸),都有望在实践中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逆转PD-1抑制剂和紫杉醇联合治疗的耐药。

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张翔教授团队的研究显示,撑过PD-1抑制剂和紫杉醇联合治疗,存活下来的耐药三阴性(TNBC)细胞,会上调自身合成花生四烯酸(AA)等脂质的能力,在内形成脂滴,并通过近距离释放富含AA外泌体的方式,调控肿瘤微环境内的中性粒细胞过表达PD-L1和前列腺素 E2(PGE2),进而抑制CD8+T细胞向肿瘤浸润并诱导它们进入耗竭状态,因此靶向AA合成、代谢与转移,或可有效逆转TNBC的耐药。

一图总结论文核心内容

与其它亚型乳腺癌相比,TNBC已经算是治疗比较 吃得开 的类型了,PD-1/L1抑制剂与紫杉醇等化疗药物的联合治疗,已被证实可延长晚期TNBC患者总生存期(OS),但获益患者的占比并不算大,更多见的情况还是初治收效一般,或是在停药后再度发生疾病进展。把这背后的原因好好搞清楚,免疫治疗才可能进一步去破局。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者们首先挑选了成瘤后微环境内相对富集中性粒细胞的TNBC细胞系进行建模,发现PD-1抑制剂和紫杉醇联合治疗仅能完全清除2208L细胞系、且能够建立长期免疫记忆,联合治疗对其它3种TNBC细胞系均疗效有限,但停止联合治疗后仍有少数小鼠出现复发,从复发灶中分离出的细胞也比亲代细胞的耐药性强了不止一点。

但进一步分析显示,这些耐药TNBC细胞本身的增殖能力并未提高,反倒是脂肪酸和脂类代谢相关通路明显活跃,且脂质组学分析显示,TNBC细胞内含有大量甘油三酯(TGs),它们以脂滴(lipid droplets)形式存在;同时,TNBC肿瘤微环境则明显 变冷 ,表现为CD8+T细胞等免疫细胞浸润显著减少,且通过敲除围脂滴蛋白(perilipin)的方式干预脂滴形成,就可直接逆转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性,显著增强CD8+T细胞对肿瘤的浸润和杀伤。

敲除围脂滴蛋白干扰TNBC内脂滴形成,即可有效逆转联合治疗耐药

换句话说,耐药的TNBC细胞内形成脂滴,是重塑免疫微环境、抑制CD8+T细胞功能的前提,而中性粒细胞正是耐药TNBC肿瘤微环境内占主导地位的免疫细胞类别,且它们的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和PD-L1(即Cd274基因)均显著上调,免疫抑制性特征简直不要太明显。共培养实验也证实,这些中性粒细胞可与癌细胞发生相互作用,此后会在细胞内积聚更多脂质,PD-L1表达也会持续上调,从而具有了在肿瘤局部直接诱导CD8+T细胞耗竭的能力。

耐药TNBC微环境内存在大量中性粒细胞

既然与癌细胞发生相互作用后,中性粒细胞的免疫抑制性和细胞内脂质增多同步,那调控机制肯定也跟脂质有关,于是研究者们借助IPA生信分析,把花生四烯酸(AA)给揪了出来,并证实它是诱导中性粒细胞表达免疫抑制相关基因的元凶,且TNBC细胞是肿瘤微环境内AA的主要来源,它们会将AA装在胞外小体(EVs)内近距离释放;反过来,也只有中性粒细胞对AA敏感,能够通过COX2-PGE2通路代谢AA,并利用PGE2抑制抗。

耐药TNBC细胞通过释放含AA的EVs,诱导中性粒细胞具有免疫抑制性

最后研究者们也证实,对PD-1抑制剂和紫杉醇联合治疗应答不佳的早期TNBC患者(pCR率偏低),肿瘤微环境就存在中性粒细胞显著富集、T细胞基因特征偏低、AA代谢活跃等一系列特征,完全符合本次研究的发现,因此对AA的合成、代谢和转运途径进行干预,或是通过饮食调整降低AA摄入(减少 -6 脂肪酸),都有望在实践中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逆转PD-1抑制剂和紫杉醇联合治疗的耐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