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供电的可穿戴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研制成功 |
![]() |
来源:网络 2025-04-07 10:48
可穿戴rTMS设备有望为抑郁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全新场景的解决方案,并为探讨自然场景下脑功能的动态变化提供新工具。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脑机接口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研发出一款电池供电的可穿戴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rTMS)。rTMS重量小于3公斤,而性能与商用大型设备相当,这为rTMS技术在家庭、社区及自由行动中的全场景应用提供了新可能。
相较于药物治疗,物理神经调控技术因副作用小、靶向性好,成为临床脑疾病治疗的利器。以深部脑刺激为代表的有创神经调控技术在治疗等领域取得进展。在无创神经调控中,由于人类进化形成的头皮、颅骨、脑脊液、脑膜等多层颅脑结构,将脑组织层层保护,使得精确而有效的无创神经调控变得困难,这是神经调控领域中的难题。
1985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授安东尼 巴克尔等发明经颅磁刺激技术(TMS)。这一技术利用时变磁场在脑内产生感应电流,实现对神经元的非侵入性调控,可直接激活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是一种阈上的无创神经调控手段。相较于电休克等阈上调控手段,TMS无需麻醉、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在脑健康领域展现出潜力。而传统rTMS的脉冲发放频率较高,在线圈中产生几千安培的电流,设备功率在几千瓦到几十千瓦,配套的电源和散热设施使得设备重达数十公斤,限制了其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当前,将rTMS小型化甚至实现可穿戴是科研人员和工程师面临的技术难题。
该研究通过轻量级磁芯线圈设计和高功率密度高压脉冲驱动技术的突破,将设备的功耗和重量降至进口商用设备的10%,且与现有传统商业TMS设备的刺激强度接近。在人体试验中,这一设备成功诱发了手部和腿部的运动诱发电位,在自由行走过程中实现了rTMS神经调控,揭示了系统和不同肢体肌肉活动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
可穿戴rTMS设备有望为等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全新场景的解决方案,并为探讨自然场景下脑功能的动态变化提供新工具。
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研究工作得到科技创新2030-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重大项目和国家等的支持。
电池供电的可穿戴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2025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发布:立足当下,突破创新临界点 (2025-05-13)
- 《神经元》:剑桥大学团队发现,ACLY抑制剂或能治疗帕金森病! (2025-05-12)
- 《科学》新研究:一次用药,抗抑郁效果从几天延长至2个月! (2025-05-12)
- Nature头条:首次发现,这种超级细菌能够吃掉医用塑料来生存 (2025-05-12)
- 《自然》:摧毁最强促癌网络!科学家发现SHOC2是支撑RAS促癌通路的关键蛋白,阻断二者相互作用,可让RAS促癌网络瘫痪 (2025-05-12)
- Nature:耐药癌细胞的末日铁骑!揭秘溶酶体铁引发的死亡风暴 (2025-05-12)
- 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却精力充沛!我国学者发现,这个基因突变会导致天然短睡眠 (2025-05-12)
- Cell:新研究表明在同一手臂接种加强疫苗能够更快产生更有效的免疫反应 (2025-05-12)
- 《自然》:老“铁”们,动起来!法国科学家发现,激活溶酶体内的铁,可诱导细胞铁死亡,专打耐药癌细胞和难治肿瘤 (2025-05-11)
- 两篇Science论文“打架”,云南大学最新Science论文指出云南大学去年的Science论文有误 (2025-05-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