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 Neurodegener:血管“信使”藏玄机,内皮糖蛋白借囊泡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指新向 |
![]() |
Mol Neurodegener:血管“信使”藏玄机,内皮糖蛋白借囊泡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指新向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7-25 10:37
本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中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细胞外囊泡释放内皮糖蛋白,激活星形胶质细胞通路引发反应性,而抑制该蛋白可改善症状,故其是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AD)已成为威胁全球健康的重大挑战。这种以进行性认知衰退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远超我们熟知的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病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脑,尤其是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的异常,可能是AD发病的早期驱动因素。
近期,发表在Mol Neurodegener上的一项研究Endothelium-specific endoglin triggers astrocyte reactivity via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a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 s disease深入揭示了脑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的新型通讯机制,为AD的治疗提供了全新靶点。
研究团队采用多组学方法,整合了人类BMECs的bulk RNA测序、AD患者脑脊液(CSF)的蛋白质组学分析以及脑血管内皮细胞外囊泡(CEEVs)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发现内皮细胞特异性蛋白Endoglin(ENG)在AD患者和APP/PS1小鼠的脑、血清以及受损BMECs的上清液中均显著升高。进一步研究表明,ENG通过CEEVs释放并传递至邻近的星形胶质细胞,随后上调星形胶质细胞中的TGFBRI/Smad3通路,导致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强并释放促炎细胞因子。
图 1:血管损伤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和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
为验证ENG的作用,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体内外实验。体外实验显示,受损BMECs来源的CEEVs可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而当CEEVs中的蛋白质被降解后,这种诱导作用消失,表明CEEVs中的蛋白质是介导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的关键。通过RNA-seq分析和数据库挖掘,ENG被确定为介导BMECs与星形胶质细胞通讯的关键分子。体内实验中,在APP/PS1小鼠中特异性敲低内皮细胞中的ENG或使用ENG单克隆抗体Carotuximab,可显著抑制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产生,减少神经炎症,并改善小鼠的认知功能。
图 2:脑血管内皮细胞外囊泡中的内皮糖蛋白(ENG)是阿尔茨海默病中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之间潜在的通讯物质
机制研究发现,ENG作为转化生长因子 (TGF )受体的关键辅助受体,通过与星形胶质细胞膜上的TGFBRI结合,激活TGF /Smad3信号通路,从而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ENG在BMECs中特异性高表达,并通过CEEVs传递至星形胶质细胞,这一过程在AD病理状态下被显著增强。此外,AD患者血清中ENG水平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ENG具有作为AD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图 3:受损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脑血管内皮细胞外囊泡将内皮糖蛋白(ENG)传递给星形胶质细胞
在治疗效果方面,内皮细胞特异性ENG敲低不仅减少了APP/PS1小鼠脑中的A 斑块负荷,还改善了神经元和突触功能,增加了海马区的树突棘密度。同样,Carotuximab处理显著改善了APP/PS1小鼠的短期记忆、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同时降低了促炎因子IL-6的表达,增加了抗炎因子IL-3的水平。这些结果表明,靶向ENG可能通过抑制神经炎症和改善神经血管单元功能,从而缓解AD的病理进程。
这项研究揭示了脑血管内皮细胞通过CEEVs释放ENG,激活星形胶质细胞TGFBRI/Smad3通路,进而促进AD进展的全新机制。ENG不仅是AD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更有望成为AD治疗的新靶点。Carotuximab作为已在胶质瘤治疗中显示安全性和有效性的ENG单克隆抗体,为AD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现成的候选药物。随着对神经血管单元相互作用的深入理解,我们有望开发出更有效的疾病修饰疗法,为AD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在未来,关注脑血管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变的关联,或许能让我们更早地识别AD风险,更早地进行干预,从而延缓甚至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让更多人能够保持清晰的认知,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Zhang P, Song C, Shi J, et al. Endothelium-specific endoglin triggers astrocyte reactivity via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 a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 s disease.Mol Neurodegener. 2025;20(1):84. Published 2025 Jul 23. doi:10.1186/s13024-025-00875-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马来西亚医疗旅游理事会推出MYMT 2026,打造马来西亚首个医疗旅游年 (2025-07-25)
-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MRI导航精准放疗——让高剂量直击肿瘤顽固区,疗效提升还不伤正常组织 (2025-07-25)
- 研究发现乳酸穿梭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并参与2型糖尿病进程 (2025-07-25)
- 癫痫手术步入毫米时代,仁济多学科联手“机器人+激光”精准消除脑内病灶 (2025-07-25)
- Science:从源头看懂食物过敏——生命早期的一波Thetis细胞浪潮,决定你一生的饮食自由 (2025-07-25)
- Mol Neurodegener:血管“信使”藏玄机,内皮糖蛋白借囊泡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指新向 (2025-07-25)
- 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研究发现:血清1,5-脱水葡萄糖醇可有效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在严格范围内时间的达标情况 (2025-07-24)
- Nat Med:相同的5种生物标志物存在于四种主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 (2025-07-24)
- 新冠后遗症再添隐忧!最新Sci Adv:新冠病毒竟会诱发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脑部病变 (2025-07-24)
- Nature子刊:大规模研究发现,每周工作四天,员工更快乐更健康、工作效率也更高 (2025-07-2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