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治疗有新招!Pharmaceutics:小细胞外囊泡载ROCK抑制剂可提升小鼠多巴胺水平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4-09 12:43
本研究发现,通过巨噬细胞来源的小细胞外囊泡搭载ROCK抑制剂SR3677,经鼻给药于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可提升线粒体功能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炎症因子、增加多巴胺水平,证实其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当下,(PD)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它悄无声息地侵袭着患者的身体,使他们逐渐失去对肢体的控制,行动变得迟缓、僵硬,连简单的日常活动都困难重重。据,在发达国家,PD患者数量正急剧增长,大量60岁以上的老人深受其害。这一疾病主要是由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丧失,导致多巴胺水平降低,肌肉功能受损,患者的运动功能也随之下降。越来越多的研究还发现,线粒体自噬缺陷与P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也为攻克PD指明了新方向。
近期,发表于Pharmaceutics的一项研究Therapeutic Efficacy of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Loaded with ROCK Inhibitor in Parkinson s Disease为PD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研究团队聚焦于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发现ROCK1和ROCK2这两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在细胞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抑制ROCK2或许能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为PD患者提供神经保护。基于此,他们研发了一种新型药物递送系统,即利用巨噬细胞来源的小细胞外囊泡(sEVs)搭载ROCK2抑制剂SR3677,旨在更有效地将药物输送到大脑,发挥治疗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选用了Parkin Q311X(A) PD小鼠模型,通过鼻腔给药的方式,将载有SR3677的sEVs(sEV-SR3677)输送到小鼠体内。之所以选择鼻腔给药,是因为它能让药物避开血脑屏障的阻碍,直接抵达大脑,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研究结果令人振奋。从基因和蛋白表达层面来看,与生理盐水处理的PD小鼠相比,接受sEV-SR3677治疗的小鼠,其脑组织中与线粒体功能和线粒体自噬相关的基因表达显著上调。像Mxt2和Stard3基因分别上调了1.7倍和1.5倍,Slc25a31基因更是上调了2.6倍,这些基因在维持线粒体正常功能和促进自噬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ROCK2的表达明显下降,这表明SR3677成功抑制了ROCK2的活性。此外,TOM20的表达显著增加,这有助于改善线粒体的蛋白转运功能;Lamp1的表达增加,p62/SQSTM1的表达降低,这一系列变化都表明自噬机制被激活,受损线粒体的清除能力增强。
图 1. 与线粒体自噬和线粒体功能相关的基因和蛋白质上调
在炎症因子和多巴胺水平方面,sEV-SR3677同样展现出积极的效果。PD小鼠大脑、肝脏、肾脏和脾脏中的炎症因子如MCP-1、RANTES和IL-6等,在接受sEV-SR3677治疗后明显降低。其中,大脑中MCP-1的表达降低了7倍,肾脏中降低了9倍,脾脏中降低了12倍。同时,治疗后的小鼠大脑多巴胺水平显著提升,恢复到了健康小鼠的水平,这对于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意义重大。
图 2. 对炎症因子影响较小且脑组织中多巴胺水平升高
线粒体功能测试结果也显示,sEV-SR3677能有效提升线粒体呼吸能力。在体外培养的神经胶质细胞实验中,经sEV-SR3677处理的细胞,其储备呼吸能力和总体线粒体呼吸能力都显著增强。当加入解偶联剂FCCP后,细胞的氧气消耗明显增加,这表明线粒体呼吸功能得到了有效刺激,且该过程对糖酵解的影响较小。
图 3. 小鼠神经胶质细胞的线粒体应激测试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成功制备了sEV-SR3677制剂,并在PD小鼠模型中证实了其显著的治疗效果。sEV-SR3677不仅能够促进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还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升多巴胺含量,增强线粒体呼吸功能。这一成果为PD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让我们看到了攻克这一顽疾的希望。不过,目前该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未来还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探索sEV-SR3677的作用机制,优化药物递送系统,为PD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他们重获生活的信心和希望。(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Carbajal C, Rodriguez M, Owens F, et al.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Loaded with ROCK Inhibitor in Parkinson s Disease.Pharmaceutics. 2025;17(3):365. Published 2025 Mar 13. doi:10.3390/pharmaceutics1703036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2025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发布:立足当下,突破创新临界点 (2025-05-13)
- 《神经元》:剑桥大学团队发现,ACLY抑制剂或能治疗帕金森病! (2025-05-12)
- 《科学》新研究:一次用药,抗抑郁效果从几天延长至2个月! (2025-05-12)
- Nature头条:首次发现,这种超级细菌能够吃掉医用塑料来生存 (2025-05-12)
- 《自然》:摧毁最强促癌网络!科学家发现SHOC2是支撑RAS促癌通路的关键蛋白,阻断二者相互作用,可让RAS促癌网络瘫痪 (2025-05-12)
- Nature:耐药癌细胞的末日铁骑!揭秘溶酶体铁引发的死亡风暴 (2025-05-12)
- 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却精力充沛!我国学者发现,这个基因突变会导致天然短睡眠 (2025-05-12)
- Cell:新研究表明在同一手臂接种加强疫苗能够更快产生更有效的免疫反应 (2025-05-12)
- 《自然》:老“铁”们,动起来!法国科学家发现,激活溶酶体内的铁,可诱导细胞铁死亡,专打耐药癌细胞和难治肿瘤 (2025-05-11)
- 两篇Science论文“打架”,云南大学最新Science论文指出云南大学去年的Science论文有误 (2025-05-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