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越来越普遍?可能是因为这些“隐形推手”!PLoS Med:多种食品添加剂混合物与机体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关联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4-09 20:01
这一发现指出,某些食品添加剂混合物可能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种风险与饮食的营养质量无关。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超加工食品充斥着我们的餐桌,从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零食到餐厅里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它们都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的 魔法 。这些添加剂被广泛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外观、保质期等,然而其安全性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过去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评估大多是针对单一物质进行的,但现实中,人们往往同时摄入多种添加剂。
近日,法国的科学家们在《PLoS Medicin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Food additive mixtures and type 2 diabetes incidence: Results from the NutriNet-Sant prospective cohort 的研究报告,首次揭示了食品添加剂混合物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之间的潜在联系,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也引发了对食品添加剂监管和健康饮食的深入思考。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习惯的西化,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攀升,而饮食因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超加工食品中大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如人工甜味剂、乳化剂等,近年来被多项研究与代谢紊乱、慢性炎症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等健康问题联系在一起。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单一添加剂的潜在危害,忽略了人们日常饮食中多种添加剂混合摄入的复杂情况。这种混合摄入可能会产生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从而对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这项研究依托于法国的 NutriNet-Sant 前瞻性队列研究,涵盖了超过10万名成年参与者,平均随访时间为7.7 年。研究人员通过让参与者反复填写详细的24小时饮食记录,包括所食用食品的品牌和工业名称,来评估其饮食摄入情况。同时借助多个食品成分数据库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研究团队精确评估了参与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暴露情况。
研究人员共识别出了五种主要的食品添加剂混合物,其中,两种混合物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增加存在显著关联。第一种混合物主要包含多种乳化剂(如改性淀粉、果胶、瓜尔胶、卡拉胶、聚磷酸盐、黄原胶)、一种防腐剂(山梨酸钾)及一种着色剂(姜黄素)。第二种混合物则主要由人工甜味剂(如乙酰磺胺酸钾、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着色剂(如焦糖色、花青素、辣椒提取物)、酸度调节剂(如柠檬酸、磷酸、苹果酸)及一些乳化剂(如阿拉伯胶、果胶、瓜尔胶)和被膜剂(如巴西棕榈蜡)组成。
食品添加剂混合物的摄入与2型糖尿病发病率之间关联
研究结果表明,与摄入这些混合物较少的人群相比,摄入较多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分别增加了8%和13%。这一发现指出,某些食品添加剂混合物可能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种风险与饮食的营养质量无关。
这项研究是科学家们首次在大规模人群中评估食品添加剂混合物的暴露情况,并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发病之间的关系,相关研究结果不仅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公众健康饮食的指导提供了有力依据。
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这些发现支持了限制非必要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建议。减少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选择更多天然、未加工或少加工的食品,如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瘦肉和鱼类等,不仅可以降低食品添加剂的摄入量,还能提供更丰富的营养素,有助于预防2型糖尿病以及其他与饮食相关的慢性疾病。
对于食品监管机构而言,这项研究强调了在评估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时,需要考虑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仅仅是单一添加剂的潜在危害,这可能促使监管机构重新审视现有的食品添加剂法规,加强对添加剂混合使用的监管,确保公众的饮食安全。同时食品工业界也应重视这一研究结果,并积极探索替代方案来减少超加工食品中添加剂的使用量,同时开发更健康、更安全的食品。
尽管这项研究为我们揭示了食品添加剂混合物与2型糖尿病发病之间的潜在联系,但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由于研究的观察性设计,研究人员无法完全排除未测量的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也无法确定因果关系。未来研究中,研究人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其中的潜在机制,同时还需要开展更多长期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以验证和扩展这些发现,并在不同人群和不同饮食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来提高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适用性。
总之,这项开创性的研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享受超加工食品带来的便利和美味的同时,也要警惕其中食品添加剂混合物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Marie Payen de la Garanderie,Ana s Hasenbohler,Nicolas Dechamp, et al. , PLOS Medicine (2025). DOI:10.1371/journal.pmed.100457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两篇《自然》:二甲双胍又现新技能!科学家揭秘最常见克隆性造血突变,让线粒体“暴走”驱动血癌发生,二甲双胍可有效针对 (2025-04-19)
- 贾伟平院士团队最新研究发现社区同伴支持模式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干预24个月后的管理效果 (2025-04-19)
- Nature“风向标”综述!这些自身免疫疾病靶点,或将诞生下一个药王!改写百亿美元神话 (2025-04-18)
- 乔治·丘奇创立的猪器官移植公司,获FDA批准进行首例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人体试验 (2025-04-18)
- FEBS J:新研究发现ADAMTS5是驱动卵巢癌扩散的关键蛋白 (2025-04-18)
- Cell:我国科学家发现周围神经系统中的小胶质细胞可调节神经元的胞体大小 (2025-04-18)
- 《自然·代谢》:脂肪竟是焦虑推手!科学家发现,急性应激会促进脂肪组织分泌GDF15,激活大脑的焦虑受体 (2025-04-18)
- 工程化外泌体治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获进展 (2025-04-18)
- 辉瑞GLP (2025-04-18)
- Nature:百万倍速造“迷你肝”!日本团队取得突破性类器官技术 (2025-04-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