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深度视觉蛋白质组学揭示肝脏疾病中的蛋白质毒性新机制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4-20 11:37
本文研究通过深度视觉蛋白质组学技术为AATD的病理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相关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蛋白质毒性的分子基础,还为未来开发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靶点。在当今医学研究的前沿,蛋白质组学技术正逐渐成为解码生命奥秘的关键工具,从到,蛋白质折叠错误和聚集一直是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核心问题。而在肝脏疾病研究领域, 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ATD)作为一种典型的蛋白质折叠疾病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AATD患者由于基因突变会导致 1-抗胰蛋白酶在肝脏细胞中异常积累,进而引发肝纤维化甚至;然而这一过程背后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并不完全清楚。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 Deep Visual Proteomics maps proteotoxicity in a genetic liver disease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马普生化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突破性研究,他们利用深度视觉蛋白质组学(Deep Visual Proteomics, DVP)技术为AATD发生的病理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相关研究不仅揭示了AATD中蛋白质毒性的分子基础,还为未来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AATD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肝脏疾病,其特征是 1-抗胰蛋白酶在肝脏细胞中异常折叠和积累从而导致细胞损伤和肝纤维化。尽管AATD的临床表现已被广泛研究,但其细胞内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仍不清楚,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旨在通过深度视觉蛋白质组学技术揭示AATD患者肝脏组织中蛋白质毒性的分子机制,特别是蛋白质积累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
对蛋白毒性应激的早期和晚期反应
文章中,研究团队选取了34名AATD患者的肝脏活检样本和肝移植样本,涵盖了从轻度到重度的肝纤维化阶段,这些样本经过福尔马林固定和石蜡包埋处理,随后通过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分离出单个细胞或细胞群;研究人员利用深度视觉蛋白质组学技术结合单细胞分析,对这些细胞进行了高分辨率的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人工智能辅助的图像分析和质谱技术,他们就能从每个细胞中检测到多达4300种蛋白质从而构建出详细的蛋白质表达图谱。
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AATD患者肝脏细胞中蛋白质毒性的分子特征。研究人员发现, 1-抗胰蛋白酶的积累主要是一个细胞内源性过程,相邻细胞之间的压力传播非常有限。此外,该研究还发现了一种早期的过氧化物酶体上调的现象,这或许预示着一种潜在的临床干预靶点。在疾病晚期,研究人员观察到了一种以球形蛋白聚集为特征的肝细胞表型,这种表型伴随着独特的蛋白质组学特征,包括TNFSF10(也称为TRAIL)的显著增加,这一表型可能代表了疾病进展的关键阶段。
这项研究首次利用深度视觉蛋白质组学技术以单细胞分辨率揭示了AATD患者肝脏组织中蛋白质毒性的动态变化,这一技术不仅能检测到数千种蛋白质的表达变化,还能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将蛋白质表达与细胞形态联系起来从而提供更全面的病理机制理解。研究人员发现的过氧化物酶体上调现象或能为AATD的早期干预提供新的思路。此外,本文研究还揭示了AATD晚期肝细胞的球形蛋白聚集表型,这一发现或许有助于开发新型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尽管样本量有限,但本文研究结果的深度和精度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综上,本文研究通过深度视觉蛋白质组学技术为AATD的病理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相关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蛋白质毒性的分子基础,还为未来开发新型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靶点。(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Rosenberger, F.A., M dler, S.C., Thorhauge, K.H.et al..Nature (2025). doi:10.1038/s41586-025-08885-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ure Genetics:巨噬细胞“叛变”促癌转移?靶向ERBB4信号或成破局利剑 (2025-04-20)
- Nature:深度视觉蛋白质组学揭示肝脏疾病中的蛋白质毒性新机制 (2025-04-20)
- 《免疫》:反复横跳!科学家发现,衰老癌细胞释放的线粒体DNA,会通过激活cGAS (2025-04-20)
- 贸易战连锁反应:制药业在不确定中押注未来 (2025-04-20)
- Cancer Cell:何厚胜/秦骏团队揭示环状RNA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关键作用 (2025-04-19)
- 我国学者发现,孕期喝茶或可改善孩子的大脑认知发育,而喝咖啡则没影响 (2025-04-19)
- 《科学》:找到女性专属镇痛秘方!科学家发现雌性小鼠大脑附近的免疫细胞能够产生内源性阿片肽,由雌激素和孕激素协同调控 (2025-04-19)
- 两篇《自然》:二甲双胍又现新技能!科学家揭秘最常见克隆性造血突变,让线粒体“暴走”驱动血癌发生,二甲双胍可有效针对 (2025-04-19)
- 贾伟平院士团队最新研究发现社区同伴支持模式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干预24个月后的管理效果 (2025-04-19)
- Nature“风向标”综述!这些自身免疫疾病靶点,或将诞生下一个药王!改写百亿美元神话 (2025-04-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