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显示,每天三分钟的适度活动,即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4-29 17:03
这项研究表明,任何重度偶然身体活动(VIPA)和中度偶然身体活动(MIPA)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呈剂量反应关系,而轻度偶然身体活动(LIPA)与所有结果的关联较弱。心疾病(CVD)是全球头号致死病因。大多数临床和公共卫生传统上都是基于结构化运动的心脏保护特性而制定的。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2020 年发布的《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中的大部分证据都源自于主要记录休闲时间运动的自我报告测量。
对于许多成年人来说,定期进行结构化(休闲时间)运动可能缺乏吸引力或难以实现,参与率通常也很低。而基于运动的心脏康复计划的退出率往往极高。作为日常生活一部分的非运动活动(例如交通出行、工作、家务或其他家庭活动)所构成的偶然身体活动(IPA),可能在心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方面具有可行性优势,因为它克服了结构化运动的若干障碍:即缺乏时间与动力、费用高昂、难以获取设施以及对自身运动能力或技能缺乏信心。
近日,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irculation期刊发表了题为:Dose Response of Incidental Physical Activity Against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Mortality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只需进行三分钟的适度偶然身体活动(例如做家务、步行购物等等),就可能降低发生(例如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以及因此类事件死亡的风险。
很少有中老年人经常在休闲时间进行运动锻炼。偶然身体活动(IPA)是指日常生活中自然发生的、非刻意规划的身体活动,例如做家务、步行购物、爬楼梯、搬运物品或短暂步行等。这类活动无需专门的时间和场地,而是融入日常任务中。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团队评估了偶然身体活动(IPA)及其不同强度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死亡率之间的关联,并估算了轻度偶然身体活动和中度偶然身体活动相对于 1 分钟重度偶然身体活动的 健康等效性 。
研究团队采用前瞻性队列,对 2013-2015 年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加速度计子研究中的 24139 名不运动者(56.2% 为女性)进行了分析,其平均年龄 标准差为 61.9 7.6 岁。通过经过验证的基于机器学习的强度分类器计算了 IPA 能量消耗以及重度偶然身体活动(VIPA)、中度偶然身体活动(MIPA)和轻度偶然身体活动(LIPA)的每日持续时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新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以及全因死亡率。
分析涵盖了 22107 名(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22174 名(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 24139 名(全因死亡率)参与者,对应于 7.9 年随访期间的 908/223/1071 起事件。偶然身体活动(IPA)呈现出 L 型关联,在约 35 至 38 千焦/千克 天时达到最低点,对应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比分别为 0.49、0.33 和 0.31。
无论是MIPA 还是 VIPA,都与较低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相关,VIPA 每天约 14 分钟达到风险最低,MIPA 每天 34-50 分钟达到风险最低。中位 VIPA(4.6 min/d)和中位 MIPA(23.8 min/d)持续时间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比分别为 0.62 和 0.50。LIPA显示了一个微妙的反向梯度,仅在每天 130分钟的水平下,心血管死亡率具有学意义。
该研究还显示,一分钟的重度偶然身体活动(VIPA)相当于 2.8-3.4分钟的中度偶然身体活动(MIPA),以及 34.7-48.5 分钟的轻度偶然身体活动(LIPA)。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任何重度偶然身体活动(VIPA)和中度偶然身体活动(MIPA)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呈剂量反应关系,而轻度偶然身体活动(LIPA)与所有结果的关联较弱。一分钟的 VIPA 或约 3.0-3.5 分钟的 MIPA 与相似程度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相关。这些研究结果突显了偶然身体活动对心血管健康的潜在价值,尤其是对于难以进行规律运动锻炼的人群而言。
研究团队建议,人们可以通过参与日常的零碎活动来降低随着年龄增长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例如自己做饭而不是外出就餐、打扫房间等家务。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最新研究显示,每天三分钟的适度活动,即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 (2025-04-29)
- GeroScience:参与脂质代谢的关键酶类或与机体免疫系统衰老直接相关 (2025-04-29)
- ACS Nano:上海大学苏佳灿等团队研究构建了载有pBMP (2025-04-29)
- Nature:科学家如何利用遗传性的癌症风险来开发新型有效的个体化抗癌疗法? (2025-04-28)
- Nature:揭秘大脑免疫细胞中的“守门人”——TIM (2025-04-28)
- 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营收最新排名及分析!涉及强生、罗氏、默沙东、辉瑞等 (2025-04-28)
- JAMA:疱疹疫苗防痴呆新证据!斯坦福大学分析10万余人7.4年随访数据发现,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与痴呆风险降低32.7%有关 (2025-04-27)
- Science:新突破!阻断癌症中的EPO信号传导可有效根除小鼠体内的肝脏肿瘤 (2025-04-27)
- Nature子刊:武汉大学张先正团队开发口服基因编辑纳米颗粒,增强结直肠癌的化疗 (2025-04-27)
- 9篇Cell、Nature、Science!系统介绍浙江大学胡海岚教授代表性研究成果 (2025-04-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