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6-21 09:59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共递送传感型 NLR 基因及其同源的 NLR 细胞死亡所需(NRC)型辅助 NLR 基因,使茄科 NLR 基因在水稻、大豆和拟南芥中发挥功能。植物胞内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和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受体蛋白(Nucleotide-binding domain, Leucine-rich repeat containing Receptors, NLR)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识别病原微生物分泌的效应蛋白激活效应子引发的(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 ETI),引发细胞进而抵御病原菌的侵染。
目前克隆的抗病基因大都编码这类免疫受体蛋白,因此,NLR是抗病育种的重要靶蛋白。然而,NLR 基因在亲缘关系较远的植物中可能无法发挥作用,即所谓的 受限的分类学功能 (Restricted Taxonomic Functionality,RTF)。
2025 年 6 月 17 日,中国农业大学郭海龙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发表了题为:Interfamily co-transfer of sensor and helper NLRs extends immune receptor functionality between angiosperms的论文。
该研究首次系统证明:通过共递送感受型与辅助型 NLR 免疫受体,可打破 NLR 免疫受体的 受限的分类学功能 (RTF)瓶颈,在分类学跨度较大的远缘植物间重建免疫信号通路。
这一突破性发现不仅为作物病害的绿色防控提供了可行的新策略,也为未来多物种间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实践示范。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通过共递送传感型 NLR 基因及其同源的 NLR 细胞死亡所需(NRC)型辅助 NLR 基因,使茄科 NLR 基因在水稻、大豆和拟南芥中发挥功能。
在大豆原生质体和拟南芥植物中,茄科茄属植物少花龙葵(Solanum americanum)的 Rpi-amr1、Rpi-amr3 和辣椒的 Bs2 感受型 NLR与NRC型辅助 NLR 共表达,可赋予对同源效应子的响应能力。
携带辣椒Bs2和 NRC 基因的水稻能够识别保守效应子 AvrBs2,并对稻生黄单胞菌条斑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简称为 Xoc)产生抗性,而水稻原本没有针对这种病原体的可用的抗性基因。携带感受型 NLR 和辅助 NLR 基因的水稻品系在其他方面与野生型水稻品系相似,具有未改变的基础抗性或田间适应性。
因此,感受型 NLR 和辅助 NLR 在不同科之间的共转移,能够拓宽感受型 NLR 的用途,为控制水稻、大豆、芸薹属植物及其他作物的病害提供更多可用工具。
该研究的核心发现:
茄科感受型 NLR 的远缘功能激活:茄科植物来源的 NLR 在非菊类植物(non-asterid)中的功能表达需依赖其对应的 NRC 型辅助 NLR 共递送;
抗病性状的跨物种移植:通过将辣椒 Bs2 与其同源 NRC 型辅助 NLR 基因共转移至水稻,成功赋予水稻对稻生黄单胞菌条斑致病变种(Xoc)引发的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
分子机制解析:当转基因水稻(共表达 Bs2 与 NRC)受Xoc侵染时,NRC 辅助蛋白通过寡聚化形成抗病信号复合体,激活下游免疫响应;
转基因作物稳定性评估:携带 Bs2-NRC 复合系统的转基因水稻在未受病原侵染条件下,其基础抗病性与田间适应性表型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表明该抗性系统的生态安全性。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博士研究生杜晓斐和英国赛恩斯伯里实验室博士后Maheen Alam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郭海龙教授、英国赛恩斯伯里实验室Jonathan Jones教授及吉林农业大学孙文献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张宇和崔福浩副教授为该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Science:一种经过改造的肠道细菌有望对抗肾结石 (2025-07-26)
- Science:人类首次实现 用“专属食物”精准遥控肠道内的活体药物 (2025-07-26)
- Science子刊:一种新发现的lncRNA可能解释了2型糖尿病患者肌肉量减少的原因 (2025-07-26)
- 中国药企如何“智闯”沙特? (2025-07-26)
- 马来西亚医疗旅游理事会推出MYMT 2026,打造马来西亚首个医疗旅游年 (2025-07-25)
-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MRI导航精准放疗——让高剂量直击肿瘤顽固区,疗效提升还不伤正常组织 (2025-07-25)
- 研究发现乳酸穿梭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并参与2型糖尿病进程 (2025-07-25)
- 癫痫手术步入毫米时代,仁济多学科联手“机器人+激光”精准消除脑内病灶 (2025-07-25)
- Science:从源头看懂食物过敏——生命早期的一波Thetis细胞浪潮,决定你一生的饮食自由 (2025-07-25)
- Mol Neurodegener:血管“信使”藏玄机,内皮糖蛋白借囊泡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指新向 (2025-07-2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