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不是劳损!Aging 揭秘:Runx1基因是椎间盘衰老“主控开关”,细胞转错行+早衰锁死退变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10-20 10:23
来自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揭示了一个名为 Runx1的基因如何在椎间盘老化过程中扮演“加速器”的角色。你是否也曾被突如其来的腰痛困扰过?弯腰捡东西时刺痛、久坐后直不起腰,甚至夜里被疼醒 这些场景正在全球 5.4 亿人身上上演,其中近 40% 的病根都藏在脊椎的 缓冲垫 里:椎间盘退变了。这个夹在椎骨间的 水垫 ,全靠中间髓核的类脊索细胞分泌 Ⅱ 型胶原蛋白和聚集蛋白保水弹性,可随着年龄增长,它会像漏气的枕头般干瘪,让脊椎失去支撑。
过去我们总把这归为 机械劳损 ,但近日埃默里大学医学院团队发表在Aging的研究彻底颠覆认知:真正按下椎间盘衰老 加速键 的,是一个叫Runx1的基因。它就像 主控开关 ,一边逼髓核细胞 转错行 ,一边催它们 未老先衰 ,双重打击下,哪怕是青壮年的椎间盘也会快速退变。这一发现不仅揭开腰痛的微观真相,更给靶向治疗打开了新大门。
为揪出这个 衰老元凶 ,研究团队盯上了椎间盘退变的核心 髓核细胞,并量身打造了精准的小鼠模型:Krt19CreERT; Rosa26-Runx1。其中Krt19是髓核细胞的 身份标签 ,能让 Cre 重组酶只在髓核细胞中 上岗 ;而Rosa26是基因表达的 启动台 ,只要用他莫昔芬激活 Cre 酶,Runx1就会在髓核细胞中特异性 苏醒 。这种设计能排除其他细胞干扰,精准锁定Runx1的作用。实验结果令人震惊:正常小鼠要到 18 个月大(相当于人类老年)才出现椎间盘退变,而Runx1激活的小鼠在 5 个月大(人类青壮年)时,椎间盘就已 早衰 髓核塌陷,纤维环出现裂隙,和老年小鼠的病变几乎一致。
深入观察微观世界,更诡异的变化正在发生:本应维持 类脊索细胞 身份、专注分泌保水成分的髓核细胞,在Runx1的操控下集体 转错行 ,变成了肥大的软骨样细胞。这些 跨界细胞 彻底抛弃了本职工作:Ⅱ 型胶原蛋白和聚集蛋白的表达量暴跌 60% 以上,导致髓核保水能力骤降,就像 保水专家 变成了 吸水废柴 ;与此同时,促进纤维化的 Ⅹ 型胶原蛋白疯狂增加,让原本果冻状的髓核逐渐硬化成 牛肉干 。
更可怕的是,这些细胞没有死亡,而是进入了 衰老停滞状态 就像一群 僵尸员工 ,不仅不干活,还不断分泌 IL-6、TNF- 等炎症因子,破坏周围微环境,进一步加速椎间盘退变。研究人员通过免疫染色发现,这些衰老细胞里的 P16、P21 蛋白(衰老标志物)含量比正常细胞高 3 倍,明确证实Runx1是通过 诱导细胞衰老 而非 杀死细胞 来推动退变的。
经他莫昔芬注射后,Krt19CreERT; Rosa26-Runx1小鼠模型中的Runx1表达出现条件性上调
更关键的是,研究还发现了清晰的 剂量-效应关系 :给小鼠注射他莫昔芬的次数越多,Cre 酶激活越充分,Runx1的表达水平就越高,椎间盘退变的程度也越严重。这就像调节开关的力度 Runx1活性越强,衰老 油门 踩得越狠。这种关联性让研究人员兴奋: Runx1不是普通的 参与者 ,而是掌控退变节奏的 主控开关 ,它一边改变细胞命运,一边启动衰老程序,双重打击让椎间盘难以抵抗。
这一发现为何重要?因为它打破了椎间盘退变 不可逆 的旧认知,指向了三大治疗新方向。首先是早期预警:通过检测髓核组织中Runx1的表达量,能像查血压一样预判退变风险,比如久坐人群若Runx1活性偏高,可提前干预避免腰痛;其次是靶向打击:开发Runx1抑制剂,就像给衰老 油门 装刹车,从根源延缓甚至逆转退变,这比现在只能止痛的药物更治本;最后是抗衰老疗法:清除Runx1诱导的衰老细胞,或抑制其炎症因子分泌,能切断 衰老细胞 炎症 更退变 的恶性循环,这和近年热门的 细胞清除疗法 不谋而合。
其实椎间盘退变从来不是 突然发生 的,而是Runx1悄悄操控的 微观悲剧 :髓核细胞先 转错行 失去保水能力,再 未老先衰 沦为炎症源头,最后 水垫 干瘪引发腰痛。过去我们贴膏药、做理疗,都是在 治标 ;而针对Runx1的干预,才是 治本 的开始。就像研究负责人 Drissi 教授说的: 理解基因如何调控椎间盘衰老,是开发真正有效疗法的第一步。未来我们或许能像控制血糖一样,精准调控Runx1活性,让椎间盘老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下次腰痛时,别再只当是 累着了 !你的髓核细胞可能正被Runx1推着 转错行 、提前衰老。而这项研究,正让我们离 从根源摆平腰痛 的那天越来越近。(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Takanori Fukunaga,Martha Elena Diaz-Hernandez,John G. Heller, et al. . Aging, September 8, 2025. doi:10.18632/aging.20631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双向闭环柔性神经接口治疗血管失功研究取得进展 (2025-10-20)
- 腰痛不是劳损!Aging 揭秘:Runx1基因是椎间盘衰老“主控开关”,细胞转错行+早衰锁死退变 (2025-10-20)
- ESMO创纪录!中国药企策略跃迁:从大单品到“爆品链” (2025-10-19)
- 登上Cell封面:中国科学院将CRISPR基因编辑与AI机器人结合,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 (2025-10-19)
- Nature子刊:启动子编辑,实现对转基因表达的精准调控 (2025-10-19)
- Nature Biotechnology:合成生物学新里程碑——DIAL框架下的启动子编辑新策略,实现基因表达的“无级变速” (2025-10-19)
- Science:我们与线粒体的古老契约——细胞如何清理“坏基因”? (2025-10-19)
- Nature:解剖代谢“双城”——AI深度学习揭示肝肠内部的功能新图景 (2025-10-18)
- JEM:黄波/张晓辉团队破解JAK2V617F突变引发血小板抑或红细胞增多的分子机制 (2025-10-18)
- 利奥制药在中国递交上市许可申请,持续推进Anzupgo®(德戈替尼乳膏)的全球可及 (2025-10-1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