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免疫学》:科学家发现,淋巴结是免疫治疗的引爆点 |
![]() |
来源:网络 2025-10-21 14:50
这项研究成果,再次证实了淋巴结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以及淋巴结是免疫系统响应免疫治疗的关键,为靶向淋巴结的免疫疗法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在聊癌症这个话题的时候提起淋巴结,我们总会有个刻板印象 淋巴结转移。
毕竟,在发现的时候,医生往往也会评估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因为它是癌症预后的重要指标。
更常被提及的淋巴结转移,掩盖了淋巴结的本职工作,它(尤其是肿瘤引流淋巴结)其实是人体系统对抗肿瘤的前线。
2022年,第三军医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发现,[1]。
半年之后,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基于癌症患者的组织和血液样本发现,[2]。
以上这些研究都说明,淋巴结在人体对抗癌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有可能是免疫治疗起效的关键。不过,科学家对于淋巴结中响应免疫治疗T细胞的形成和扩散机制,仍知之甚少。
近日,由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Axel Kallies和Carlson Tsui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著名期刊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研究论文[3],揭示了免疫治疗响应T细胞的 来龙去脉 。
这项研究发现,淋巴结就是一个打造抗癌T细胞的微环境,在转录因子KLF2的调节下,CCR7会介导树突状细胞与样CD62L阳性前体耗竭T(TPEX)细胞的相互作用,促进效应样CX3CR1阳性耗竭T(TEX)细胞生成;而S1PR1则会促进CX3CR1阳性TEX细胞的全身性散播,发挥抗癌作用。
在研究一开始,研究人员主要基于慢性感染模型,研究淋巴结中TPEX细胞和TEX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研究结果显示,淋巴结在含有大量病毒抗原的情况下,仍能选择性地促进CD62L阳性TPEX细胞的发育,并维持TPEX细胞和TEX细胞的功能活性;而且淋巴结还会促进慢性感染期间CX3CR1阳性TEX细胞的从头分化,以及转录因子KLF2对于CD62L阳性TPEX细胞和CX3CR1阳性TEX细胞的发育至关重要。
之前的研究表明,转录因子KLF2调节的下游蛋白包括调节免疫细胞迁移的CCR7和S1PR1,研究人员分别敲除了CCR7和S1PR1的编码基因,探索对免疫细胞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敲除CCR7的编码基因,会导致淋巴结TEX细胞中CX3CR1阳性细胞减少;而S1PR1编码基因的缺失,导致淋巴结中CX3CR1阳性TEX细胞显著增加,脾脏中甚至完全没有了CX3CR1阳性TEX细胞。
后续的机制研究发现,转录因子KLF2调控的CCR7,会介导TPEX细胞与抗原呈递细胞1型常规树突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使TPEX细胞暴露于高水平的抗原和共刺激信号,促进CX3CR1阳性TEX细胞的生成;而转录因子KLF2调控的S1PR1,则会促进CX3CR1阳性TEX细胞的全身播散。基于免疫治疗的研究也发现,淋巴结中的CX3CR1阳性TEX细胞,会在免疫治疗后爆发性增殖和全身克隆扩增。
总的来说,墨尔本大学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再次证实了淋巴结在抗中的作用,以及淋巴结是免疫系统响应免疫治疗的关键,为靶向淋巴结的免疫疗法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Huang Q, Wu X, Wang Z, et al. The primordial differentiation of tumor-specific memory CD8+ T cells as bona fide responders to PD-1/PD-L1 blockade in draining lymph nodes. Cell. 2022;185(22):4049-4066.e25. doi:10.1016/j.cell.2022.09.020
[2].Rahim MK, Okholm TLH, Jones KB, et al. Dynamic CD8+ T cell responses to cancer immunotherapy in human regional lymph nodes are disrupted in metastatic lymph nodes. Cell. 2023;186(6):1127-1143.e18. doi:10.1016/j.cell.2023.02.021
[3].Tsui C, Heyden L, Wen L, et al. Lymph nodes fuel KLF2-dependent effector CD8+ T cell differentiation during chronic infection and checkpoint blockade. Nat Immunol. 2025. doi:10.1038/s41590-025-02276-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自然·免疫学》:科学家发现,淋巴结是免疫治疗的引爆点 (2025-10-21)
- Cancer Res:免疫细胞也会“双刀流”?科学家教会抗癌战士新招式,专治耐药肠癌 (2025-10-21)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成功举办《胸痛的识别和心脏大血管疾病的规范治疗》研讨会 (2025-10-21)
- 第八届(2025)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人工智能与医用机器人类别赛圆满落幕 (2025-10-21)
- 上海市下降本市部门医疗服务名目价钱的关照 (2025-10-21)
- 青海省集采药品“三进”种类目次(第一批) (2025-10-21)
- 槲皮素哪个牌子效果好?清肺护肺选什么?长期吸烟该怎么选? (2025-10-21)
- 《自然》:发现燃脂备选方案!科学家首次发现,棕色脂肪中还有一条隐秘的备用燃脂通路,代谢性疾病或迎来治疗新靶点 (2025-10-21)
- Nature子刊:四川大学刘肖珩团队递送miRNA精准调控线粒体代谢,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2025-10-21)
- Chem Biol Interact新突破:HDAC1抑制剂ZJH-1“精准绞杀”前列腺癌,去势抵抗患者终于等来了新曙光 (2025-10-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