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我国中成药医院市场规模达136亿元 |
![]() |
来自南方所标点医药信息中成药临床用药格局数据显示,我国中成药2009年的医院市场规模为136亿元,同比增长率为23.4%,较2008年19.6%的增长率高出4个百分点。
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用药、肿瘤疾病用药和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分列前3强,用药市场份额均在百分之十以上。而排名第4的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则低于10%,为7.89%。
部分中药材虚火旺盛
作为中成药的原料,中药材市场在2009年可谓风云迭起,跌宕不定,是近十年来波动幅度最大的一年。整体市场行情已处于近十年的最高点,部分中药材存在明显的“虚火”现象。
虽然2009年药材价格变化整体呈上升之势,但各个类别升幅差异较大。其中,花类、根茎类、果实子仁类及部分贵细类品种升幅明显。
升幅最大的是花类,高达79.7%;果实子仁类紧随其后,升幅也达到了42.3%;而藤木类、矿物类及加工类相对平稳,但部分品种仍有小幅度上升。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整体下滑品种极少,从大类别来看,只有矿物类药材品种有0.7%的小幅下滑。
在2008年统计的800多种常用中药材品种中,价格上升品种占56.3%。其中,涨幅达100%以上的品种多达25种;而在价格上,创历史最高价位的品种数量也是自有统计数据以来最多的一年;同时,2009年的降势品种相对较少,也是历年来极其罕见的。
“靠天吃饭”带来行情波动
近十年来,中药材市场整体价格走势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幅在9.5%~9.6%之间,略高于全国GDP增量。中药材行情每隔3~4年会形成一个涨跌周期。
在这个周期形成过程中,最低谷后往往就是反弹最强烈的阶段。而行情达到最高值后,第二年在下落时又会形成一次高值阶段,即市场出现高位后,第二年会延续一个相对的高价位期。
中药材的生产都是靠天吃饭,全年的生产量往往取决于中成药的一个生产季,“一季生产吃全年”的特性决定了中成药难以像其他工业原料制品般确保及时供应,也造成了中成药供求的不稳定性。
旱情、冻害、雪灾等不利的气候因素会引起原料供应的缺乏;流感、疫情、囤货、质量事故等事件会造成需求端的大幅变动。在我国中药材现代化产销体系尚未完善成熟之前,这些因素或事件都会对中药原料和中成药的行情带来波动。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ancer Cell:徐淼/李贵登/曹素梅团队通过T细胞测序,实现鼻咽癌早期诊断 (2025-05-10)
- 北京理工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发现细菌抗噬菌体免疫新机制 (2025-05-10)
- 罗氏宣布投资超20亿人民币,在华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2025-05-10)
- PNAS:每晚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新研究又发现了一个“高效睡眠”的秘密! (2025-05-10)
- Immunity:哈工大黄志伟团队揭示γδ T细胞感知磷酸抗原激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2025-05-09)
- "愈见幸运孚"伤口周 :孚诺医药以科普领航,推动伤口护理科学化 (2025-05-09)
- 《细胞》子刊:1/3中国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首医/疾控团队分析我国近30年神经系统疾病负担,老龄化是主动驱动因素 (2025-05-09)
- 合谋抬价发“国难财”,药企被重罚3.26亿元 (2025-05-09)
- Cancer Res:年龄相关的生物学改变或会促进机体肿瘤扩散 (2025-05-09)
- 新疆兵团“医保钱包”上线 完成跨省共济 (2025-05-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