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纷纷抬高供货价以避开药品价格监管 |
![]() |
据悉,芦笋片事件发生后不到一周,江西的某些药厂就开始抬高给中间商或者代理商的药品供货价格,广东的一些药厂也纷纷仿效。他们的目的是赶在国家发改委新修订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出台前,争取商业操作上的主动。
业内人士担心,在国家控制药价虚高、打击医药行业商业贿赂等政策围追堵截下,原来药品“低进高出高差价”正在变成“高进高出高返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虚高药价在利益驱动下依然积重难返。
源头抬价避开监管
“某种药品国家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是60多元,而这种药品的实际成本只有1.6元左右。药厂供给代理商的价格是5元左右,至于以后如何运作就是代理商的问题了。医院销售价格只要不超过最高限价,也是合法的。”一位业内人士说,这种“低进高出高差价”的药品销售策略在芦笋片事件曝光之后已经过时了。
该人士还说,“还是这个药,现在厂家就以30多元的价格提供给代理商,经过各个环节最终卖给患者的价格仍然很高,但从表面上看没有出现大的差价,也就可能避开价格管理部门的监管。”
让药厂纷纷抬高供货价的最主要原因,是目前正在酝酿出台的新修订的《药品价格管理办法》。新《办法》对药品的生产价格、流通差价率和最高零售价作出一定的控制,在业内俗称“三控”措施。
对此,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牛正乾解释说,在“三控”措施下,如果药厂还以低价卖给代理商,代理商只能以规定的差价率转卖,就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于是,药厂就抬高供货价格,代理公司运转的部分费用将由药厂以暗中返利的形式补给,即“高进高出高返利”。
共同抬价或成趋势
“很多企业已经把价格提上来了。”江西三精易安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顺说,他在和代理商朋友们聊天时得知,很多企业已经在“积极地”行动。
7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一个医药营销高峰论坛上,一位药厂参会代表询问一位医药营销专家说:“是不是现在应尽快提高给代理商的价格?”这位营销专家说:“对于药厂,如果具有一定的策略和手段,越早抬高供货价格,在将来的市场营销中就会越主动。”
对此,牛正乾表示,药厂针对“三控”措施,将改变现有的结算方式,由“明”转“暗”,而这个政策对已经采取高价招商的药品生产企业基本没有影响,如果说有影响也是正面的。
九州通董事长刘宝林说,药品销售有两块:一块是低端市场,如一些OTC药物(非处方药),药价是透明的;而另一块是高端市场,越是高价越好卖,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也正是药厂抬高供货价而背后给返利的原始动力。他说,“背后给的返利,会造成整个行业共同抬高药价的巨大动力。”
牛正乾进一步解释道,药厂结算方式由“明”转“暗”,代理商或者中间商原来赚的是表面上的进销差价,现在赚的是表面上符合差率规定的经销差价和背后给的返利。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会让目前价格已经很低的药品受到很大的打压,甚至退出市场,而进一步强化高价药品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同时,这种“明”转“暗”的做法还会导致国家税收的流失。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AD:中山大学团队发现,中国约60.3%的痴呆症可以预防! (2025-08-10)
-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新突破:邓宏魁团队首次实现利用人iPSC制备内分泌细胞类型完备具有低血糖防护功能的胰岛 (2025-08-10)
- 长征机器人手术中心5000例里程碑活动圆满落幕 (2025-08-10)
- 太极阴阳:北京大学王凯团队血管类器官研究登上Cell Stem Cell封面 (2025-08-10)
- Nature:癌症疗法新突破!NSD2抑制剂有望为肺癌和胰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2025-08-09)
- 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国家实验室发表最新Cell论文 (2025-08-09)
-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大×湖北大学合作发表最新Cancer Cell论文 (2025-08-09)
- 科普医保卡提取代办中介24小时办理渠道推荐三个 (2025-08-09)
- 护肝片哪个品牌最好最安全?国产口碑护肝片推荐,十大护肝片排行第一名实力不容小觑 (2025-08-09)
- 碧迪医疗首台本土化生产流式细胞仪BD FACSLyric生产下线 (2025-08-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