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医疗器械的市场发展趋势 |
![]() |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迅速膨胀,已成为继美国和日本后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我国已经成为带动全球市场增加的主要区域。今后几年,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发展速度,我国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那么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会走向哪里呢?
1.、产品结构开始多元化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日益富裕,意识上也日益进步,国民对自身健康素质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医疗器械的市场需求日益多元化,这就促进了我国医疗器械产品逐渐向多功能方向延伸,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市场也随之扩大。
我国的早期诊断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家用保健器械市场也得到大幅增长,家庭医疗保健器械产品受到市场青睐,市场上将会大量出现家用化、便携式、网络化的家用医疗电子器械产品。
2.外企公司进军国内市场步伐加快
跨国医疗器械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了生产基地和研发机构,以期实现研发、生产、销售的本土一体化运作。GE在上海高科技园成立中国研究中心,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了GE(中国)医疗系统集团,在我国整个高端医疗设备领域中,GE的市场占有率已达50%-60%,是该市场中的绝对领导者;西门子医疗集团于1999年开始就已经在上海投产CT机,随后,西门子医疗系统集团又在上海浦东建成新的CT生产工厂;飞利浦电子集团于与中国东软集团旗下的东软数字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东软飞利浦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CT机、X线机、超声设备等高端产品;东芝医疗器械在大连的生产基地开始正式生产CT、超声波诊断、X光全身诊断以及生物化学分析共4大类医疗设备;柯达公司在上海建立2个新的研发中心,进军医疗影像诊断行业……。
跨国集团除不断加大对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的争夺外,还试图向一部分颇有潜力的低端市场扩张,随着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将会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投资,将会通过兼并、直接建厂、扩大产品线等方式进一步争夺国内市场份额,我国的各类医疗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3.国外资本将进一步进军中国市场
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使用率的不断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无论医用器械还是家庭用器械的使用量,在未来都会出现大幅增长。而且,由于我国医药业的开放度有限,医疗器械业成为了吸引外资的焦点。在新药开发越来越难,费用和周期不断提高、延长,越来越讲究药品安全性的大环境下,重磅新药不断在后期的临床试验中失败。
健康产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们开始把关注焦点放到医疗器械市场领域,一场争夺医疗器械优质资源的兼并整合浪潮正在悄然掀起,医疗诊断技术和服务正在成为投资和并购的热点。
我国大陆将成为外资药企扩张业务的首选之地,外来资本进入中国医药行业的速度明显加快,如高盛、美菱、软银等投资银行帮助国内企业打通了通向国际市场的道路,随着中国医疗器械法规的完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我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市场,但很多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由于缺乏资金、缺乏研发投入,丧失了很多的机会。随着资本的进入,这一问题将会得到解决,医疗投资机构也将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 相关报道
-
- Cancer Cell:何厚胜/秦骏团队揭示环状RNA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关键作用 (2025-04-19)
- 我国学者发现,孕期喝茶或可改善孩子的大脑认知发育,而喝咖啡则没影响 (2025-04-19)
- 《科学》:找到女性专属镇痛秘方!科学家发现雌性小鼠大脑附近的免疫细胞能够产生内源性阿片肽,由雌激素和孕激素协同调控 (2025-04-19)
- 两篇《自然》:二甲双胍又现新技能!科学家揭秘最常见克隆性造血突变,让线粒体“暴走”驱动血癌发生,二甲双胍可有效针对 (2025-04-19)
- 贾伟平院士团队最新研究发现社区同伴支持模式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干预24个月后的管理效果 (2025-04-19)
- Nature“风向标”综述!这些自身免疫疾病靶点,或将诞生下一个药王!改写百亿美元神话 (2025-04-18)
- 乔治·丘奇创立的猪器官移植公司,获FDA批准进行首例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人体试验 (2025-04-18)
- FEBS J:新研究发现ADAMTS5是驱动卵巢癌扩散的关键蛋白 (2025-04-18)
- Cell:我国科学家发现周围神经系统中的小胶质细胞可调节神经元的胞体大小 (2025-04-18)
- 《自然·代谢》:脂肪竟是焦虑推手!科学家发现,急性应激会促进脂肪组织分泌GDF15,激活大脑的焦虑受体 (2025-04-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