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糖的真相与误会 |
![]() |
许多女人小时候都不免有一个关于姜饼屋的梦想,但那时,大人会说吃糖对牙齿不好。长大后,又有人告诉我们吃糖容易得这个那个病。谁把糖这东西“妖魔化”了,这里有多少误会,真相又是什么呢。
水果糖、棉花糖、麦芽糖。我们在生活中所说的糖,也就是所有的小孩和许多大人都爱吃的糖,可以直接食用的糖就是食糖,它主要有白糖、红糖、冰糖、麦芽糖等,这些糖是需要通过人体转化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利用的。食糖可以分为白糖、黄糖和红糖。白糖的纯度最高,一般在99%以上;黄糖经过一定的制作工艺,含有少量的矿物质和有机物,还是带有一些颜色;红糖则是没有经过精制的粗糖,颜色最深。
从化学的专业角度,糖也可以这么理解。两个以上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或聚合物,这就是糖类物质。从化学层面来看,糖分丙糖、丁糖、戊糖和己糖。人们通常将糖称为碳水化合物,吃糖虽有不确切,但也沿用至今,主要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和麦芽糖,还有淀粉和糖原棉花糖等也属于糖类物质。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害怕会发胖这个后果。一直以来,大家都以为吃甜食会让人发胖,虽然很喜爱,但是为了保持身材,女人不得不离开心爱的糖。我国已经有许多食品营养家和医学专家为大家解除了这个误会:食糖单纯的肥胖不能归结于糖,它是由于人体总热量的摄入和消耗无法平衡而导致的。美国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也研究出来,食糖会令人发胖毫无根据。
很多人,包括不少糖尿病患者都认为食糖与糖尿病有着紧密的关系,吃糖从不摄入任何形式的食糖。医学界已达到共识:我们日常食用的糖,包括白糖、红糖等并不能导致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病与胰岛的功能有关,当胰岛功能受损或功能不良时,就会发病,而这与吃糖无关。糖吃多了会得龋齿,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拿掉孩子手中的糖,是所有家长保护孩子牙齿的第一个举动。
我们国家有经期、孕期的女性喝红糖水补血的习惯;天凉了,家里的长辈会熬一碗食糖红糖姜汤预防感冒。当然,在那个动物性食物不丰富的年代,为了防止贫血,红糖中的铁是对女性,尤其是孕期女性非常好的补充。然而红糖水只是相对于那些吸收差的植物性食物更好一点,如今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铁含量高的动物性食物已经非常丰富了,喝红糖水来补血也并非很重要了。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中疾控发布2025年“五一”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2025-04-30)
-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健康防线从娃娃抓起 (2025-04-23)
- 晨起后有这3种表现,说明你的血管不健康 (2025-04-01)
- 江西对50岁至74岁人群免费开展肺癌重点筛查 (2025-03-28)
- 入睡难怎么办?专家回应睡眠热门话题 (2025-03-26)
- 莫把结核当感冒 专家提醒儿童结核病防治关注这四点 (2025-03-25)
- 吃药的这几个误区 你避开了吗? (2025-03-24)
- 流感仍处于中流行水平 疫苗接种便利性亟需提升 (2025-03-06)
- 春季重点传染病如何防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画重点 (2025-02-28)
- 何为钙化?医生提醒: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 (2025-02-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