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再次降低外资药的最高零售价 |
![]() |
国家发改委再次降低部分单独定价药品的最高零售价,并且取消了一些药品的单独定价资格。这已不是成药的第一次降价,近5年,每年都有类似降价频繁出台。
但这一次降价与往次不同的是发生在中成药原料连续多轮大涨的背景下,首次向单独定价特别是外资药品开刀,因而引起了行业震动。本次降价对中药行业影响如何?对中药行业发展又将产生哪些启示?
结束“超国民待遇”势在必行长期以来,我国在药品管理上“重洋轻中”,在集中招标的标的划分、专利期保护和药事审批上给予了诸多“超国民待遇”。
一方面,原研药品在一定保护期内享受一定优待是合理的,毕竟人家投入那么多基础性研发工作,长期临床试验耗资巨大;但如果以此为理由让外资掌握着中国民众用药的定价权、话语权,对本土药品来说是一件很可怕而且可悲的事情。
长期以来,降价意味着退出市场,国产药的轮番降价早就使之失去市场竞争力。在高利润刺激下,单独定价的外资药(业界俗称“穿金衣”)市场份额越做越大,老百姓用药贵问题并没得到根本解决。
多数中药是靠天然原料来生产,而不是像西药多数是靠合成原料生产。合成原料可以源源不断工业化供应,但中药原料则受制于资源现状、农业生产现状。
一味降低价格只能逼着中药生产企业通过压缩各种管理成本、降低药品质量甚至直接放弃生产来应对,结果势必造成整个中药产业的萎缩,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削弱。
为了防止外资企业“趁虚而入”由于外资医药在国内的超国民待遇和中药资源管理的失控,作为“世界药源植物王国”,中国多年以来沦为外资企业的植物原料殖民地,低价掠夺资源再加工成药品、保健品后高价卖给中国。例如紫杉醇注射剂、美国的红三叶异黄酮系列产品等原料都是来自国内,类似品种还有很多。除这种降价措施外,国家还应严密监控外资或合资企业对中国的战略资源掠夺,加强诸如征税、限采等综合性保护措施。
外资药价格的降低甚至被剔出基本用药目录(如上海市),对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中药企业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特别是进入医保目录的中成药品。9月份以来,中药板块持续跑赢大盘,增幅远远高出其它行业。
本次政策出台后,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用药市场广泛的中药生产企业预计日子将更为好过。同时,国家必须重视中药企业所面临的原料涨价困境,至少在现阶段不应再对中成药价格开刀,而应保持其价格的稳定。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2025-07-06)
- 研究发现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强度与肿瘤中T细胞耗竭性分化关系 (2025-07-06)
- 颜宁/黄健团队发表最新Cell Research论文,助力抗癫痫/镇痛药物精准设计 (2025-07-06)
- Cell:逆转“不治之症”!史上首例iPSC来源CAR-NK细胞疗法如何让硬化皮肤重获新生 (2025-07-06)
- 《科学》:首次发现成人海马存在正在增殖的神经祖细胞!转录组学分析+机器学习再次证实存在成人神经发生 (2025-07-06)
- 师从诺奖得主David Baker,杨为博士全职加入深圳医学科学院,聚焦于从头设计蛋白质药物 (2025-07-05)
- 全球抢购再升温:AZ拟出价150亿美元从Summit购买依沃西单抗全球权益,Summit股价上涨9.7%,AZ下跌2.5% (2025-07-05)
- Nature:古埃及文明的基因密码,科学家揭示法老时代的族群起源与交流! (2025-07-04)
- Science子刊:新研究表明增强CD4+ T细胞中的AST表达可让HIV进入休眠状态 (2025-07-04)
- 托起“幼有所育”的平易近生答卷 织密普惠托育服务网 (2025-07-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