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红霉素危机已解 低价药困境仍存

红霉素危机已解 低价药困境仍存

  红霉素针剂(以下简称红霉素)在市场的供应急剧减少。其根本原因是,随着该款药品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其价格受到了严格的管制,临床售价为每支1.5元,造成药企利润大大降低,企业失去了生产的积极性。从今年8月开始,本报就此连续报道,最终促使有关方面恢复了该药品的日常生产与供应。


  12月27日上午9点,沈河区市民刘志恩带感冒的女儿上沈洲医院看病,半个小时左右,小家伙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输液了。刘志恩说,女儿年年冬季犯病,去年也是肺炎发作,满城寻找红霉素,各大医院都没有药。在沈阳的数家医院,红霉素针剂基本能够满足临床需要,长达一年的红霉素稀缺的现象基本得到了缓解。


  据沈洲医院副院长陈红介绍,最近三个月以来,日常供应可以保障。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冯主任则表示,该院以前虽然也有少量红霉素,但无法满足供应,自从本报报道之后,现在已经能够保证临床。大连美罗药业总经理李时海表示,很长一段时间,红霉素在“黑市”的价格被炒到每支10块钱以上。

 

  在沈阳南六地区,红霉素已经不再是炒家们囤积的药品了。借红霉素火了的医院提及红霉素,就不得不提及沈阳维康医院。今年5月后,沈阳维康医院几乎独家垄断了地区红霉素的销售,并且以每支高于基本药物目录的价格对外患者销售,同时,仅限于在该院使用。

 

  凭借红霉素的作用,维康医院尤其是儿科病房,确实实现了“患儿爆满”的景象,这也使得这家开业不久的民营医院迅速占据了“人气”。

 

  今年8月,本报关于红霉素的报道见报之后,有关部门对维康医院“擅自提高红霉素销售价格”的行为进行了查处,随后,维康医院降低了该药品的临床销售价格。

 

  在维康医院,红霉素的价格已经恢复到基本药物目录中规定的价格水平。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受到了处罚,但从营销学的角度来说,红霉素缺货事件对维康医院所产生的正面影响要远远大于被媒体曝光以及遭受处罚的负面效应。恢复产量后厂家的无奈导致今年全国红霉素市场严重缺货的直接原因是该药品的生产企业减产。

 

  但在该药品的临床销售价格降低一毛后,该企业已将红霉素的产量降低至每月150万支。彼时,大连美罗方面曾向国家发改委递交涨价申请,其申请的涨价幅度为单支红霉素提价0.5元。

 

  12月26日,该企业总经理李时海取表示目前企业恢复了生产,而至于其向国家发改委提出的红霉素涨价申请是否被批复,李时海并没有做出明确答复,言语间,李时海流露出了些许无奈:产量恢复到过去,价格没有任何变化。不容乐观的市场前景但市场库存依然存在危机。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