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药板块估值“无望” 中报业绩成焦点

医药板块估值“无望” 中报业绩成焦点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继此前的超级细菌和防辐射概念后,由于欧洲大肠杆菌感染事件引发的连锁效应,一些相关概念医药股近期也表现得相对强势。事实上,曾经被市场捧为香饽饽的医药行业自年初以来表现一直不理想,市场中与医药板块密切相关的一些基金也“受伤”颇重。如今,医药板块相对抢眼的表现究竟是短期的借势炒作还是经过一轮下跌后因估值合理而引来资金战略性配置?医药板块将何去何从?

   
  6月8日,理财一周报采访人员采访了易方达医疗保健行业股票基金经理李文健、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从容投资基金经理及合伙人姜广策。谈及医药股最近半年多的下跌原因,上述三位均表示“原因之一是去年底的板块估值比较高”。对于目前的估值,他们表示正处于较为合理的区域。需要关注的是,无论目前医药板块市场波动如何,他们均在采访中告诉采访人员看好医药这一稳定增长的行业。

  
  先来看这么一组数据。截至6月7日,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医药生物指数下跌幅度达到13.16%,同期上证指数震荡下跌2.27%,而沪深300指数下跌3.95%. 数据对比之下,年初至今医药板块的走势之弱可见一斑。事实上,仅看过去不久的5月市场情况,沪深300指数下跌5.99%,医药生物指数下跌6.38%.此前向来被认为是防御性品种的医药股未能改变连续6个月走弱的局势。可以说,医药股在市场期待的4月没有进行防守,在5月的市场再度失守。

   
  追根溯源,作为在过去一度被市场形容为基金“喝酒吃药”的热门板块之一,医药板块此前被炒高的估值或许是一大因素。谈及医药板块年初以来的弱势表现,杨德龙告诉采访人员:“主要原因就是过去涨得太多了,估值也都上升到了高点,在这轮下跌之前都接近30倍了。这么高的估值已经没有吸引力了,所以当时基金就会去买超跌的周期性板块。但是经过这半年下跌之后估值压力已经消除,这样的话就有吸引力了,也就出现了基金去买的情况。”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医药行业公司的季报以及去年年报数据业绩低于预期,也是引发之前下跌的一大因素。其实一季度数据还不错,销售增速27%,利润总额增速有22%,我觉得是非常正常、非常好的一件事。只是因为去年同期都是30%的增速,所以看上去降了几个百分点。原来给的预期比较高,相对来说显得增速放缓了。”    
   
  整体估值过高引来半年多的集体下跌,那么下跌之后目前估值是否已到历史底部位置了?先来看生物制药行业的PE估值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上海证券数据显示,该项指标从2009年年末开始逐渐攀升,并从2010年4月初起加速上扬,其间虽然经过几轮调整,但PE估值溢价率仍不断创出新高,在2010年11月达到最大值237%.虽然之后经过了一轮调整,但目前溢价率仍在192%左右。

   
  但是,在分析其估值构成后,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高估值与板块内拥有较多的ST公司以及前期因抗癌药物概念而被爆炒的一些公司估值较高这两方面因素不无关系。若以20家近期有研究报告发布的生物制药公司为样本统计,其2011年平均动态估值已下降到27.71倍,相对沪深300的溢价率仅为138.47%.


  另外需要关注的是近期随着市场回暖以及受欧洲大肠杆菌事件影响,医药板块开始有所起色。对于这样的走势是否能够得到延续,杨德龙表示:“医药板块大涨是因为前期调整得比较充分了,像部分医药股市盈率已经从前期的25倍以上跌到了20倍左右。从历史来看,这个行业的动态市盈率如果跌到20倍就是一个低点,所以一般来说20倍以下就可以买入。也就是说已经跌到估值的下限了。”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