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上游药材涨下游药价限 药企成“夹心饼”

上游药材涨下游药价限 药企成“夹心饼”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天气、游资炒作、通货膨胀等一系列原因,中药材进入上涨通道,到了2010年全国537种中药材共有84%涨价,涨幅从10%到400%不等,目前已经迎来了第七次涨价潮。在此背景下,药企纷纷向上游进军,通过自建或者合作社的方式扩大原料基地。以东阿阿胶为例,此前便相继在新疆、内蒙古、甘肃、山东、辽宁等地建立了13个养驴基地,计划到2015年底,累计建立养驴基地不少于20个。


  药材普涨药价受限,医药企业遭遇“夹心饼”。近年来由于中成药零售价属政府定价范围,企业不能自行调整,因此面对上游药材普涨与下游药价限制,一些医药企业成为尴尬的“夹心饼”,成本压力日渐加大。云南白药方面最近透露,由于原材料涨价,企业去年就多花了4千万元的采购成本。

   
  目前,庆幸的是,品牌药企有意协力在这些方面有所作为。作为第三届aps中国品牌药企沙龙的轮值主席,东阿阿胶总经理秦玉峰指出,目前中医药行业的一个现象是虽然总体产值扩大,但由于原料成本上涨,企业的利率普遍降低,个别企业甚至出现价格倒挂现象,一些企业甚至通过减产、停产的休克疗法来避免涨价危机,长此下去会伤及医药企业的健康发展。秦玉峰建议通过共建原料基地等方式进行战略合作,携手解决原料涨价问题。

  
  如今,七家药企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表示将就“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及种源的建设”、“中药材种植技术的研发、培训”、“中药原材料的储备与交易平台的构建”等方面进行合作。据悉,七家企业会后将分别派代表,尽快成立一个工作组,具体商定基地建设的地点及合作的细节,而合作的成果也有望于年内浮出水面。


  7月2日在青岛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品牌药企沙龙(以下简称aps)上,来自东阿阿胶、天士力、云南白药、江中制药、三九医贸、滇虹药业、康美药业的掌门人,就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签订了合作备忘录,七家药企巨头未来或有望共建中药材种植基地以及原料储备、交易平台,从上游原料着手完善产业链,并促进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