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印度生物制药人才遭欧盟抢 收入待遇颇丰

印度生物制药人才遭欧盟抢 收入待遇颇丰


  欧盟正面临一项涉及医疗和生物制药方面生命科学领域专业人才需求的挑战。与许多在印度投资的医药企业建立业务联系的印度最大的专业流动人才服务公司“团队招聘”(TeamLease),正在为他们的国际分部或办事处招聘人才,已汇集众多专家以满足国际业务拓展针对专业人员的需求。该地区因需求较多技术类型员工而处于人才紧张局面,具体表现为,由于多技能人才不足,受科技领域与全球人力资源激烈竞争的影响,许多公司缺乏有效人才,发展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增长。

   
  据“团队招聘”公司总经理廷瓦拉(HussainTinwala)向印度制药信息网介绍,欧盟预测,为保持竞争力,欧盟到2050年需要数百万的技术移民,科技类大学生的流入正陷入一种令人担忧的窘境。

   
  现有的移民政策使公司招聘非欧盟籍的技术员工非常困难,由此促使制药企业寻求吸引人才的其它方式。为了推动印度人才进入欧盟市场,有关方面已建议完善蓝卡(信用卡)申请和自由聘用协议等支持性政策。

   
  就业保护政策使人才缺乏问题更加严重,少数国家通过减少移民数量来保护本地就业的现象已经受到许多企业的批评,因为它限制了企业聘用技术型劳动力,从而也制约了企业从经济下滑环境下的经营恢复。除了直接聘用人才,一些医药企业为吸引人才,对于他们的印度分公司还提供轮岗政策。与当地员工相比,聘用具有交流技能的印度技术型专业人才所具有的竞争性成本优势已成为业界共识。

   
  廷瓦拉认为,“就印度人而言,在欧盟工作的工作环境、生活质量和收入待遇所具有的全球机遇的吸引力正成为一种国际趋势”。许多欧洲化学工业和医疗公司正在印度拓展业务。包括像唯听、西门子、飞利浦、诺华等医疗器械和制药企业,起初均派遣受训员工到总部进行训练,在印度的德国、瑞士以及丹麦等科技企业均采用此做法。最近,由于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一些欧洲企业开始聘用有经验的印度专业人才,运行效果非常好,因为从印度寻找合适的专业人才获益颇丰。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