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实话”说出中国专利药玩不起 |
![]() |
近日,在一个医药行业投资论坛上披露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共披露了132起投资事件,投资金额累计达到13.03亿美元。而2011年前三季度披露的PE及VC对医疗健康市场的投资金额达35.24亿美元,是2010年该行业全年投资总额的2.7倍。《经济学人》在2004年年底的一篇封面文章将私募基金投资公司(以下简称PE)称为“资本主义的新国王”,它们介入商业领域。
增长快速的新兴市场里面挑选有高投资潜力的公司进行投资,而后从分红或股权出售中获取高额利润。而今“新国王”们又将目标转向了中国的医药行业。中国的医药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有相关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8年30年间,中国的医药产业年均递增百分之十六点八,而2008年-2010年每年的增长率都超过百分之二十,在2010年我国医药行业产值已超万亿。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处长姚?更向媒体表示,到2015年产业规模预计会超过3万亿,年均增长百分之二十。
中国的企业虽然基本上都是仿制药,研发的投入比不上国外的同行,但从绝对数目来看,也不是小数目。据一位在国药集团从事生产管理的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一款有竞争力的药从开始研制到上市,中间还要经历诸如大规模临床试验和报批阶段,整个过程走下来也至少要花费数千万人民币,时间也要好几年。这对于财大气粗的大企业来讲或许不是什么难事,但对医药行业一般的中小企业来说就颇为吃力。
近两三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遭遇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打击,景况不佳,再加上大部分行业进入稳定发展期,缺少高投资价值的项目。而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始终保持经济的强劲发展,很多行业仍然处于发展期,这使得高回报率成为可能,中国的医药行业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这使得很多“不差钱只差项目”的外资PE纷纷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另外,还有医药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由于中国在审批制度和资本市场的限制,并不能使PE在与国内企业合作进行专利药的研发中获利,“专利药在研发时间和审批等待等方面都让我们玩不起。”因此,很多PE选择那些药品已经通过药监局审批上市的企业进行投资,其中甚至有一些已经有一定销售规模。这使得中国的专利药并不能从这一波汹涌的投资潮中得到多少好处。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 Metabol:神经元中的“能量储备站”——甘油三酯或在大脑代谢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5-07-08)
- 主论坛嘉宾日程公布!梁琼麟/孙伟 /严俊等嘉宾出席,2025(第五届)类器官大会北京站!8月29-30日即将开幕! (2025-07-08)
- Cell重磅:华人团队首次从iPSC构建出高度血管化的肺和肠道类器官,一作已回国加入中科院 (2025-07-08)
- Mater Today Bio:3D打印可灌注血管化皮肤模型亮眼登场!自带"营养通道",模拟伤口愈合超给力,药物测试更靠谱 (2025-07-08)
- 诺华首款新生儿及婴幼儿疟疾治疗药物获批 (2025-07-08)
- 黑龙江省集中带量推销药品进下层医疗机构、进平易近营医疗机构、进批发药店任务施行方案 (2025-07-08)
- 海南省印发《三医真实天下数据使用治理暂行方法》 (2025-07-08)
- 《自然·医学》:运动是改善疾病的“通解”!临床试验证实,对于身患两种及以上共病的成年人而言,运动有益,可提高生活质量 (2025-07-08)
- 国内“三甲”医院纷纷布局细胞治疗,脐带血免疫细胞治疗迎来新机遇 (2025-07-07)
- 告别乙肝,全球首个针对慢性乙肝的细胞治疗产品SCG101V获批临床 (2025-07-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